資料來源: iRead

學運世代 :眾聲喧嘩的十年

當年搞學運的人很多,我不過其中的一員罷了。學運對於我的小說並沒有什麼影響,那次的學運倒是讓我「對於文字失去信賴」。例如,有一個字眼叫做「革命」,當時我們一聽到這個字眼就心跳加速,興奮的不得了,覺得這個字眼非常正確、有正義。但事情過去後才發現,「革命」不過是個「語彙」罷了;我因此對於「好聽的語詞」不再有信心,從此我也不想借用人家的語言,我只想創造自己的新語彙。──村上春樹「學運世代」不需要定調,而是一種異質多元的精神內涵。學運後第一個十年,他們各自承受成長歷程中的焦慮,也努力尋求生命的出口,如今,他們正從不同角落用力發聲,形成一片「眾聲喧嘩」……這是一本關於台灣學運世代的「生命史」,不是學運理論或學運史;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這群「人」畢業後生命歷程的書,不是回顧 80 年代到野百合學運歷史脈絡與定位的書。更精確的說,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過去十年嘈雜喧嘩、活力奔放、成長轉變、多元異質、苦悶焦慮、生命情懷的書。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精神象徵,三月學運當年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豎立的「野百合」雕塑,至今仍是台灣社會對於學運世代的認知圖騰。但若觀照學運世代身處的台灣 80 年代巨變結構,羅大佑的黑色異議歌聲,或許更飄盪貫穿了學運世代的成長背景。在某種程度上,羅大佑的吶喊批判與誠實情歌,象徵著學運世代年輕人在那個年代被社會辨識的重要特質:反抗威權體制與萬年國會,要求民主改革與校園自治,充滿素樸的正義感與理想性格。然而,回到「人」的本質來觀察,沒有人能夠永遠維持原狀、不做變化。連羅大佑都在九○年代拒絕再被定位於「抗議歌手」,學運世代在過去十年生命歷程中出現各種轉變甚至「變形」,毋寧也是極其自然的人性成長過程。從「人」的角度切入,或許更能了解學運世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來源: iRead
何榮幸1966 年生,台北市人,台大社會系畢業。學生時代曾任《台大法言》等多份刊物總編輯、台大學代大會首任議長、創立「傳真社」並兼任社長與總編輯。踏入新聞界十年,曾任《自由時報》政治組記者、市政組組長,現任《中國時報》政治組撰述委員。自 1994 年起致力媒體改革運動,先後擔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第一屆會長、《目擊者》雙月刊總編輯。長期進行政治觀察,曾與同業好友合著《破曉──2000 陳水扁勝選大策略》等書。由於適逢後青春期與前中年期的尷尬夾縫,一年前開始進行網路創作以排解焦慮,2001 年 6 月與網友合著《五年級同學會》。《學運世代》是作者單獨創作的第一本書。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