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吳濁流以台灣大歷史探索台灣人命運的三部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台灣連翹》所放射的光芒,吳濁流的短篇小說其實也呈現可貴的璀璨華彩。他順著長篇的骨架,緊緊掌握時代環境的脈動變化,使他的短篇作品流露鮮明的時代特質。同時,他更以筆當劍,摘奸發惡觸探現實社會人生,強烈地現實批判性格成為吳濁流短篇風格獨具的特色。「他劍及履及將自己的人格思想,愛惡怨憎透過文學作品來表達,毫不容情,也毫不遮掩」。吳濁流「堅實的寫實主義」作品,不僅深具社會性和鄉土性,有時亦兼具個人浪漫人生哲學和幽默詼諧的本質。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本名吳建田,新竹縣新埔鎮人。日據時代曾任公學校教喻、訓導,1940年因日籍督學肆意凌辱台籍教師,憤而辭職。1941年隻身赴「祖國」任南京《大陸新報》記者,1942年返台任《台灣日日新報》記者。戰後歷任《台灣新生報》記者、編輯,省社會處科員,大同工職訓導主任,台灣機器工業同業公會專員等職。 吳濁流的重要著作包括:《亞細亞的孤兒》、《功狗》、《波茨坦科長》、《南京雜感》、《黎明前的台灣》、《台灣文藝與我》(以上合為「吳濁流作品集」,張良澤編)、《無花果》、《台灣連翹》。其中《亞細亞的孤兒》是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完成的長篇小說,首次明確揭示台灣人的歷史命運,是台灣文學經典作之一;《無花果》則因被禁而長期成為地下文學在流傳;《台灣連翹》則是遺囑死後十年才得出版的著作。 吳濁流是戰後台灣文學發展的靈魂人物,他的重要貢獻有:一、1964年創辦《台灣文藝》雜誌,這本刊物延續至今,成為台灣作家的精神意識堡壘;二、以退休金設立「吳濁流文學獎」,每年頒發,獎勵無數後進台灣作家。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