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
- 作者: 葉榮鐘
- 出版: 臺中市 : 晨星 2000[民89]
- 版本: 初版
- 稽核項: 2 冊(686 面) :圖 ;22 公分
- 叢書名: 臺灣歷史館 ;15 , 葉榮鐘全集 ;1
- 標題: Taiwan History --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movements , Social movements Taiwan , Taiwan History -- 1895-1945 , Taiwan , Social movements , History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movements , History
- ISBN: 9575838920 , 9789575838928
- 附註: 封面副題名 :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in colonial Taiwan. 99年度臺灣文史藝術基礎圖書建置計畫 : 「戲劇、歷史記憶與當代詮釋」
- 系統號: 005014499
- 資料類型: 圖書
- 讀者標籤: 需登入
- 引用網址: 複製連結
臺灣近代的民族運動,自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濫觴於臺中中學的創設,以民國廿三年(一九三四年)停止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而告一段落,為時二十年。葉氏將他自己那一輩人所親歷的──臺灣人抵抗日本殖民統治爭取自由之解放運動──紀錄下來,完成了《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從辛亥前後起筆,論述梁任公與台灣民族運動、臺灣同化會、私立臺中中學創立運動,紀錄當時重要的請願運動與組織活動:六三法案撤廢運動、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臺灣議會請願運動、治警事件、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農民運動,以及當時臺灣人的喉舌──臺灣民報的沿革,脈絡清晰的呈現當時由小資產階級與知識分子所領導的臺灣抗日運動。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葉榮鐘字少奇,一九○○年七月二十三日生於鹿港杉行街。進公學校前,曾入書房讀古典漢文。九歲喪父,家道中落,後幸得恩師施家本引介,受林獻堂資助兩度赴日留學。一九二一年返台任職彰化溪州林本源製糖會社,旋即因參與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而被革職,乃轉任林獻堂私人祕書兼通譯,追隨林氏奔走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參加文化協會。一九二七年初,文化協會分裂,林獻堂遠遊歐美,他也再度赴日留學。一九三○年自日本中央大學政治經濟系畢業,返台任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書記長。一九三三年十月與楊肇嘉、葉清耀等人赴朝鮮考察地方自治制度。一九三一年,葉榮鐘與賴和等人創辦《南音》雜誌,以提昇臺灣文化與生活內容為旨趣。一九三五年,他開始報人生涯,任「臺灣新民報」通信部長兼論說委員,日撰社論。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前,臺灣新聞漢文版全面遭禁,一九四○年被派赴任「臺灣新民報」東京支社長。一九四三年二月,受日本軍部強制徵召赴馬尼拉任「大阪每日新聞」特派員及馬尼拉新聞社「華僑日報」編輯次長。一九四四年四月卸任返台,時日本軍部已將臺灣六份報合併為 「臺灣新報」,並由「大阪每日新聞」派幹部經營,葉氏乃在該社擔任文化部長兼經濟部長。一九四五年春,因盟軍轟炸轉劇,攜眷疏散,回台中鄉下軍功寮。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之初,擔任「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總幹事。一九四六年,隨林獻堂率領 「台灣光復致敬團」訪大陸,到南京拜中山陵,遙祭黃帝陵。 與莊垂勝一起主持「省立台中圖書館」工作,努力幫助隔離了五十年的臺灣同胞學習中國語言與文化。 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之後,莊垂勝罷官歸隱山林,葉榮鐘則轉入彰化銀行服務,直到一九六六年退休。一九五○年代末期,葉氏主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提筆寫作雜文隨筆,記述臺灣的歷史民俗文化,批評社會陋習。一九六○年代,默默地撰寫日據時代的政治社會運動歷史及人物,為他那一代人留下歷史見證,更為後代留下寶貴資料。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三日,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八歲。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