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地方社會

  • 其他作者: 東海大學
  • 出版: 臺北市 : 聯經 民86.
  • 版本: 初版.
  • 稽核項: 1, 258 面 :圖表 ;21 公分.
  • 叢書名: 社會與經濟叢刊 ;1
  • ISBN: 9570816686 , 9789570816686
  • 附註: 含參考書目.
  • 系統號: 005150630
  • 資料類型: 圖書
  • 讀者標籤: 需登入
  • 引用網址: 複製連結
在傳統中國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下,庶民之所以有悠游的日常生活空間,乃在於長期綿延的世俗社會,沒有被政治支配所穿透,保留了俗民百姓面對存在的一分自主及自為性格。傳統以來的世俗社會,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具體彰顯在當下台灣、香港及大陸地方社會的發展上。台灣、香港及大陸地方社會的發展,當然有其不一樣的形態和過程,然而,相對於中央的權力控制,地方卻能從經濟力及社會力的發展,突破政治獨大所帶來的宰制,就這方面看,三個華人世界地方社會的發展,又有著相同的意義。這其中以大陸地方社會的發展更值得我們注意,因為,歷經文革以來對於世俗社會的絕對控制,在「狠鬥私字一閃念」的意識形態控制下,大陸已不存在著世俗的地方社會。所以,大陸改革開放的一種重要意義是,重新找回地方社會的生命力,並賦予地方社會更大的發展空間。台灣、香港及大陸這三個華人區域,若能有著相同的地方社會發展形態、內容和節奏,則兩岸三地之間的交流與互補便更容易達成,傳統世俗社會的轉化也就有了歷史上的積極意義。
來源: Google Book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