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仙女日常奇緣 :藝術家倪瑞宏的女子妄想

玉皇大帝何時來接我? 低而不俗‧趣味惡搞 臺北美術獎入選藝術家 倪瑞宏的圖解仙女手冊 「對我來說,好的藝術家就是創作高級垃圾的人類,垃圾也有分高級和低級嗎?那就要看是誰製造的,如果是仙女製造的呢?」——倪瑞宏 ☆一個(榮耀一生)的仙女研究計畫 這是一部年輕藝術家的創作奇緣。自出道就被外界稱為「仙女」藝術家的倪瑞宏,本書記載著她的「成仙之路」,主軸是畢業後立志要當藝術家的她(而且必須是仙女藝術家),以仙女身分做了哪些讓人看了不知該說些什麼好的事。為了展開仙女創作之路,她跑去參加宮廟以「擲筊」論輸贏的仙女甄選比賽,順利獲得神明旨意拿到仙女認證頭銜,自此展開讓她「榮耀一生」的仙女行動藝術,諸如: ☑ 拿仙女證照來說嘴,打勾。 ☑ 以仙女身分拯救多名寂寞善男的人生,打勾。 ☑ 加入仙女陪侍產業進行田調,打勾。 ☑ 穿仙女裝現身穿得理所當然,打勾。 ☑ 受邀舉辦仙女說明會,打勾。 ☑ 當大家都在網路瘋仙女送公文時,早已走在時代尖端,打勾。 ☑ 寫了一本仙女研究論文再出版成書,打勾。 ☆一本(沒那麼純)的仙女研究手冊 大學和研究所時期即以仙女身分進行創作,倪瑞宏從古代七仙女傳說開始,越走越偏(鑽),到深入探索各種有趣冷門的「台式壞品味」小歷史——葡萄公主選拔賽佳麗、電動花燈的魅惑力量、蓬萊仙山電視台之謎。透過畫作和創作,她「翻玩」甚至「曲解」日常生活中的仙女符號(空姐、選美皇后、兩性女王、酒店和伴遊小姐),並且融入追尋自我價值的生命經驗,重新定義仙女這回事,寫出: ☆第一部分:如何定義仙女,在大中華文化的薰陶下,仙女又是怎麼誕生? ☆第二部分:介紹仙女居住所在,台灣式的烏托邦「蓬萊」樂土又在哪裡? ☆第三部分:關於仙女符號在日常生活的重新定義,哪些人是理想真仙女? ☆第四部分:作者自我認同崩解的哀傷段落,也是整本書最反仙女的單元? ☆一位(又鏘又認真)的仙女研究者 人人都說「仙女」很鏘,行為很鏘、創作很鏘、邏輯跳躍,整個人都很鏘。在研究仙女的八年間,無論是書寫、繪畫、製作裝置,到實際走訪激發她創作的仙女場域,她都極度認真。寫這本書也一樣,倪瑞宏重新審視這些年的創作歷程,猶如通靈招魂,抑或將自身丟入食物營養萃取機,吐出來的精華,是她強烈創作欲下與「藝術幻象」纏鬥的過程,展現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包括: ◎記錄生活周遭遇到的各種荒謬處境——特別是全世界最難解惑的感情困擾。 ◎創作材料方面偏好使用包裝紙盒——因為包裝紙盒形狀很美跟聞起來很香。 ◎進入藝術狀態時磁場也會跟著改變——觀眾會因為看了作品特別找她談心。 ◎她會將觀眾與個人經驗融合一起——並利用繪畫的方式來記錄這整個過程。 ◎以特殊觀點調度手中的圖像與顏色——畫中扁平的少女們是她僱用的演員。 ◎向世人展示獨特的人間觀察學——作品的幽默特質能帶給人們一些小快樂。
來源: Google Book
倪瑞宏(Ni Jui-Hung)1990出生於台北,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目前全職創作生活中。創作主軸在研究當代迷茫精神狀態,習慣用帶有黑色幽默的高彩度繪畫與空間裝置,來描述我們身處的世界和那些說也說不清的關係。作品曾入選2019年「臺北美術獎」,曾參與了第29屆「金曲獎」插畫設計,以成為台灣好媳婦目標努力中。Official:juihungni.carbonmade.com Facebook:倪瑞宏 Ni Jui_HungInstagram:juihungni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