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 請問佛洛伊德 :讀懂佛洛伊德與《夢的解析》

探索人與自我關係的巨著回答人類「我們是誰」的終極追問了解自己是現代人最有興趣的主題。有趣的是,我們以為的「自己」往往只是我們要往身上貼的標籤,這就意味著真實的自己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更殘酷的是,對自己的任何理解,都恰好證明我們不是那樣的人。佛洛伊德向我們揭櫫一件事,人的自我是一個戰場。而夢正是通往這個戰場重要的曲徑。楊照導讀思想大師經典:讀什麼?為何讀?怎麼讀?<十九世紀三部曲之③>為「人」定座標三大終極追問: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往哪裡去?我們是誰?三大思想巨人:達爾文、馬克思、佛洛伊德三大經典巨著:《物種起源》、《資本論》、《夢的解析》達爾文與《物種起源》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係;馬克思與《資本論》改變了人與社會的關係;佛洛伊德與《夢的解析》改變了人與自身的關係。佛洛伊德用夢作為媒介,還原自己諸多原始的慾望,藉此向我們暗示:不要抗拒自己的夢所透露的訊息,儘管我們夢中的自己有許多黑暗面,但一旦願意正視,才有機會真正了解自己。如此一來,才有機會從壓抑的日常生活中脫身,做一個比較真實,更接近自己原本面貌的人。在繁忙的現代社會,如過江之鯽的專家學者分析你是怎樣的人,或告訴你該做個什麼樣的人時,或許回到每天日常的夢境,從中得以找到更貼近自己的答案。你做的夢,揭示出你真正的慾望與自我認知《夢的解析》出版時距離今天約一百多年,當時沒什麼人了解佛洛伊德在講什麼。在這本書中,佛洛伊德一開始都用自己的夢做例子。在那個封閉而許多事情難以啟齒的年代,他用夢作為媒介,還原自己諸多原始的慾望。讓讀者知道,不要抗拒自己的夢所透露的訊息,儘管你夢中的自己往往不會是一個高貴高尚的人。但一旦接受這個前提,才能進一步理解潛藏在內心冰山一角重要的訊息,也才有機會真正了解自己。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佛洛伊德說,人的記憶是一座非常嚴格,但又極其混亂的倉庫。混亂是因為有太多的資訊要湧進去,所以得有嚴格的把門人負責篩選。而當人們做了一個夢後,試著問自己夢中的人事物讓自己聯想到什麼,其意義、過程與象徵又是甚麼?聯想、述說、詮釋……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架構了許多方法與示範,讓每個人都能夠解析自己的夢,心平氣和了解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也因此才有機會從壓抑的日常生活中脫身,做一個比較真實,更接近自己原本面貌的人。
來源: iRead
楊照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並在「98新聞台」及「Bravo 91.3」主持電台節目。楊照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標竿。著有長篇小說──《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中短篇小說集──《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散文──《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文學文化評論集──《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 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與《忽然懂了:對照記@1963》。現代經典細讀──《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以及《在地球物種瀕臨滅絕時,還原達爾文》、《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合為<十九世紀三部曲>。個人部落格:blog.roodo.com/yangzhao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