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周易繫辭》上 《周易》自漢代已被列為《五經》之首,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曰:「《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哲學觀與宇宙 觀。它的價值歷久彌新,直到現在仍為學術界所重視。兩千多年來,《易》注作品汗牛充棟,其中魏.王弼、晉.韓康伯合撰的《易》注是學界公認為重要的一部。 後世《十三經注疏》所收《易》注,便是此書。 「大安古典新刊」為服務讀者,以閱讀查檢的方便為考慮準則,重新設計版式,不論是研究經學的專門學者,或僅為修身養性的一般讀者,本書皆是最佳的參考資料。書末收錄王弼所撰的《周易略例》和唐代邢璹的注,以供讀者參考。
來源: Google Book
來源: Google Book
魏.王弼,字輔嗣。性和理,樂遊宴,解音律,善投壺。曾任尚書郎,何劭稱其「天才卓出」、何晏嘆其「若斯人者,可與言天人之際乎!」正始十年(249)秋遇癘疾亡,時年二十四歲。著有《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論語釋疑》等。晉.韓康伯,名伯,字康伯,潁川長社(今河南省長葛西)人。自幼聰明,家酷貧,《晉書》稱康伯:「清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