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現代日本の市民社会 :サードセクター調查による実証分析 = Changing Japan's civil society

台語片如何崛起、何以衰敗?台語片紛雜又深具開創性的美學風格從何而來?台語片在全球電影史的語境座標何在?台語片與台灣早期整體社會如何互為文本台語片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是195、60年代重要的民間活動、是國家意識形態鬥爭的場域、是電影跨國╱境交流的產物,也在於它為台灣電影整體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對當代電影產生了具體的影響。但是,在威權時代,由於主政者的意識形態影響,台語片的歷史長期被忽視,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早已忘記這段豐富而重要的史蹟。1989年,井迎瑞教授擔任國家電影資料館(國家電影中心前身)館長時,成立了「台語片小組」,眾人以幾乎是拓荒的方式從一片歷史廢墟中清理出台語片的輪廓,將我們從被迫的遺忘中喚醒。不過,台語片小組至今已將近二十年,相關研究雖然是按轡徐行,卻仍顯稀薄。《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將近年來散見於國內外各處的研究論文集結成冊,冀望此書成為開創「台語片研究」這個新學門的第一步。《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所收錄的文章雖然沒有共同的理論框架或研究方法,但都回應了研究台語片的幾個共同關注,包括:台語片如何崛起、如何衰敗?台語片紛雜但深具開創性的美學風格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座落於全球電影史的語境?台語片與當時台灣整體社會如何互為文本?本書各章雖是各自針對不同的主題書寫,但彼此之間有著互為補充,或互為辯證的對話關係。透過這些書寫,原本形貌模糊的台語片得以被以不同的角度進行批判性地重構。期待這本書提供答案也帶出問題,以吸引更多後起研究者一起同行。《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企圖兼具歷時性及共時性,一方面串連跨時二十餘年來的著作,另一方面也橫通不同學界的研究,盼能在描繪出研究方向拓進的輪廓之餘,更收拋磚引玉之效,激發更多具有開創性的台語片研究。本書分為五大部,第一部的論文分別從社會史、文藝史、科技史的脈絡探討台語片的發展歷程並對興衰提出解釋。第二部的論文則是聚焦於台語片的類型發展與美學風格。在台語片的眾多類型當中,產量最豐、也最為後人所知的類型,便是帶有悲情色彩、並在當時多被以「家庭倫理文藝」等關鍵字進行宣傳的通俗劇類型。是故,本書在第三部收錄了三篇與台語片的悲情特色有關的論文。台語片一直以來在電影實踐上試圖與全球電影接軌之餘,又加以在地轉化的主要趨勢,在第四部的幾篇論文裡被充分展現。要理解台語片,除了在文本及史料上進行分析之外,更需要回到歷史現場。本書的最後一部重新收錄了石婉舜早期所發表有關玉峰影業與湖山製片廠的文稿以及林摶秋導演生前的訪問稿,以及陳幸祺以第一手訪談資料所梳理出有關台語片經營模式及演員制度的文章,這兩篇文章可與前面幾篇有關台語片產業發展的文章遙相呼應。此外,第五部也納入三澤真美惠與曾在台拍攝台語片的日本導演小林悟的訪談,在訪談中小林悟提及自己當年向台語片取經學習,他的見證更是推翻台語片拍攝技術欠佳的第一手資料。延伸閱讀:《異托邦指南/電影卷:影的告白》,廖偉棠《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中的台灣新形象》,野島剛《電影與文學》,世界文學編輯委員會
來源: iRead
施如芳1968年生於彰化,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現為劇場編劇,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助理教授級專技教師,作品有京劇《快雪時晴》、歌仔戲《燕歌行》《桂郎君》、崑曲《亂紅》、豫劇《花嫁巫娘》、音樂劇《大國民進行曲》、舞台劇《孽子》等二十餘部,曾出版劇本書《黃虎印》、《願結無情遊》、《孽子》。鍾秀梅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台文系副教授,澳洲雪梨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博士。研究領域為第三世界女性主義、族裔研究、另類全球化研究等。專書有《發展主義批判》、《台灣客家族群史專題:美濃中、宋兩屋家族婦女生命史為例》、《西螺大橋推手:李應鏜與他的年代》。編審《孔邁隆教授:美濃與客家研究論集:客家的法人經濟、宗教、語言與認同》。蘇致亨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家電影中心助理研究員。碩士論文《重寫台語電影史:黑白底片、彩色技術轉型和黨國文化治理》曾獲頒若干論文獎,台語片研究專著將在2018年由衛城出版社出版。洪國鈞出身台灣花蓮玉里鎮。2004年取得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修辭學博士,現為美國杜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系副教授,以及動態藝術研究中心主任。著作與研究範圍包括台灣與華語電影,電影理論與電影史學,音影文化,類型電影以及紀錄片。陳龍廷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法國國立高等實踐研究院(E. P. H. E.)宗教科學與文化人類學博士候選人。現任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文學史、台灣戲劇史、台灣歌謠與文化研究、台灣口頭文學研究、文化人類學等。主要著作:《台灣布袋戲的口頭文學研究(上)(下)》、《台灣布袋戲創作論:敘事‧即興‧角色》、《聽布袋戲尪仔唱歌:1960-70年代台灣布袋戲的角色主題歌》、《庶民生活與歌謠—台灣北海岸的褒歌考察》、《發現布袋戲:文化生態‧表演文本‧方法論》、《聽布袋戲:一個台灣口頭文學研究》、《台灣布袋戲發展史》。施茗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東亞語言文化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台灣與韓國的文化研究,比較文學,電影與媒體研究,冷戰與後殖民研究,華語圈文化流,喜劇美學。蔡玫姿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成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2004年獲國科會千里馬計畫補助,赴美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研習文學理論。曾獲府城、竹塹、南瀛、教育部文藝獎,著有小說集《指染女身》(2001)。為成功大學性別與婦女中心副研究員,2013頂尖大學聯盟選赴美國柏克萊大學訪問學人,專著《從性別觀點閱讀類型文學》(2009)、《親臨陌異地—五四作家跨國經驗形構的文學現象》(2010)、《不安於室:成功大學的人文景觀》(2012),主編《反思身體:跨領域教學實踐與研究誌要》(2013)、《跨國─1930─女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7)。沈曉茵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西洋戲劇、電影研究。合編有《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及《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的城市、歷史、美學》。近期論文發表於《藝術學研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等期刊及其他中英文專書。張英進美國聖地亞哥加州大學文學系系主任,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傑出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訪問講席教授。英文書籍包括《中國比較文學論文集》《華語電影百科全書》《民國時期的上海電影與城市文化》《華語電影史》《當代中國的另類電影文化》《全球化中國的電影,空間與多地性》《華語電影明星研究》《世界華語電影指南》《民國時期的上海視覺文化與都市現代性》《華語新紀錄片》《中國現代文學指南》等十三部。中文書籍包括《審視中國》《電影的世紀末懷舊》《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影像中國》《多元中國》等十部。蔡明燁高雄市人,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士,現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以及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研究領域以華語電影、媒體、科學與文化傳播為主,中文著作包括《媒體世界》、《危機與安全:安全批判、民主化與台灣電視》、《界定跨科際》、《看見,台灣電影之光》等;最新英文作品有《勞特里區華語傳媒研究手冊》(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ese Media)以及《台灣電影:國際評價與社會變遷》(Taiwan Cinema: International Reception and Social Change)。王君琦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美國南加大電影電視批判理論研究博士。研究領域為媒體文化研究、性/別研究、華語電影及台灣電影研究。相關論文發表於《藝術學研究》、《文化研究》、《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等期刊及其他中英文專書。林奎章1979年生,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戲劇學研究所碩士,現任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約聘規畫師。致力於文化行政工作,曾服務於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統一蘭陽藝文股份有限公司等,承辦第49屆金馬在宜蘭、第35屆金穗獎暨短輔成果展宜蘭巡迴、電影《大稻埕》傳藝中心行銷活動等。碩論:《尋找台語片的類型與作者:從產業到文本》(2008)。林芳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專長領域為媒體社會學、通俗文化、女性與媒體 、性別與國族 、文化認同與民族主義。1992年至2000年任教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同時參與婦女運動,創辦「女學會」、擔任「婦女新知」監事。2000年至2006年任職於政府單位,推動婦女創業、青年志工、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發展等議題。2006年迄今任教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著有專書《解讀瓊瑤愛情王國》(1994),獲聯合報年度十大好書獎;《跨界之旅》(2005),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近期將出版施叔青研究專書。王俐茹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碩士,研究領域為台灣古典文學與通俗文學。目前於華夏科技大學擔任通識兼任講師。發表論文包括:〈「忠義」的重製與翻譯:黃得時水滸傳(1939~1943)的多重意義〉、〈彌合歷史的艱難―以作家龍瑛宗、楊雲萍戰後初期(1945~1949)的「中國」歷史敘事為例的探討〉等研究論文。梁碧茹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文化研究博士候選人。陳幸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畢業。因父親陳義為台語片製片,曾在台灣影人協會協助行政庶務,並嘗試進行台語片研究。2005年起從事公職,先後服務於臺東縣政府文化局;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藝文設施管理中心;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14年辭職。嘗試轉業中。林慧羚現任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專技助理教授,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專長領域電影文本分析、影視企劃與編劇、跨媒體整合企畫。2016年文化部指導、世新大學《2016廣播電視電影經典人物口述歷史》專書及網站計畫協同主持人。201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送不出去的國書》專案顧問,該專案獲第49屆休士頓國際影展新媒體網頁類銀牌獎。2014年以「文化與創意產業」獲「教育部103年度甄選全國技專校院通識課程」績優通識「跨領域課程」獎項。2011年以《皮尺》企劃採訪台灣電影攝影師獲文化部高畫質紀錄片補助。著有專書《2016廣播電視電影經典人物口述歷史》(合著)、〈尋找何基明:台灣第一部正宗35釐米台語片導演〉(2017)、〈乾隆潮,潮什麼?:從媒介化觀點試論新媒體體感互動〉(2014)等單篇論文。石婉舜1966年生,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專長領域為劇場史學、現代戲劇、台灣戲劇與劇場。2010年以〈搬演「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獲博士學位。著有專書《資深戲劇家:林摶秋》(2003)與〈展演民俗、重塑主體與新劇本土化——1943年《閹雞》舞台演出分析〉(2016)、〈尋歡作樂者的淚滴——戲院、歌仔戲與殖民地的觀眾〉(2014)、〈高松豐次郎與台灣現代劇場的揭幕〉(2012)等單篇論文。曾獲K氏台灣青年獎(2005)、行政院優良電影劇本獎(2005)。三澤真美惠1999年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2004年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後期課程學分修畢,2006年取得東京大學博士(學術)學位。曾任早稻田大學演劇博物館二十一世紀COE事業客座研究助理,現為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教授。著作包括《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年)》(2002)、《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2012)。編者簡介:王君琦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美國南加大電影電視批判理論研究博士。研究領域為媒體文化研究、性/別研究、華語電影及台灣電影研究。相關論文發表於《藝術學研究》、《文化研究》、《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等期刊及其他中英文專書。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