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臺灣日式建築紀行

在臺灣的日式建築 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樣?! 4節?日式老屋導論 12篇?建築旅行散文 13回?建築手繪筆記 67處?老屋精選景點 ———日本的近代建築還活在臺灣——— ? 『和臺灣日式建築的相遇,對我來說, 一開始伴隨著種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渡?義孝 ? 凌宗魁 導讀|老屋顏工作室、景雅琦 專文推薦 水瓶子 青田七六文化長 | 老屋顏工作室 臺灣老屋專家 | 李清志 建築師、作家 | 怪奇事物所 所長 | 姚銘偉 薰風季刊主編 | 陳柔縉 作家 | 栖來光 在台日本作家 | 孫啟榕 建築師 | 凌宗魁 國立臺灣博物館規劃師 | 張文薰 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 黃麗群 作家 | 景雅琦 建築師 | 游智維 風尚旅行社總經理 | 詹益忠 建築師 | 謝哲青 作家、主持人 | 謝佩霓 策展人、藝評家 | 蘇睿弼 中區再生基地發起人──一致推薦 在民間日益自發關注日本時代建築遺產的氛圍下,來自日本的渡?義孝建築師,發現臺灣還有為數不少的日本時代建築,他展開深入與廣泛程度驚人的造訪與探索,讓臺灣許多專家學者都自嘆弗如。——凌宗魁 多次來臺,在旅程中探訪一棟棟逐漸被遺忘的日式建築,從外觀裝飾到結構分析,皆仔細地被他用手繪與文字載於筆記本,這不僅是珍貴的建築旅行手冊,說是為臺灣日式建築留下重要記錄也不為過。——老屋顏工作室 建築、構造或是藝術很難用文字清楚說明,過度依賴照相機和攝影機快速紀錄,很難品嚐老建築的風味。在親手繪製的過程中,透過手與眼的協調共用,視覺觀察會更仔細、 思緒過濾下,繪製重點就會被呈現。——景雅琦 ? 近代臺灣日式建築中,大略分作「官廳、銀行、販售業等大型特殊建築」、「小規模擬洋風建築」,以及「和風建築」,你可能不知道,在臺灣的「日式」建築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樣,甚至讓日本人「懷念的街景」,並不在日本,反而在臺灣得以再生! 為了看見更多「和日本不一樣的設計」,作者渡?義孝多次探訪臺灣,以他閱歷無數日本老建築的眼睛,找尋藏隱藏臺灣各個角落的日式老屋——從建築物外觀、大尺度的環境涵構到細部構件做法之異同——他一筆一筆地細細描繪出被譽為「比教科書還詳細」的手繪筆記。《臺灣日式建築紀行》首度曝光這些極珍貴的手稿,精選超過六十多處臺灣日式老屋、建築周邊旅行地圖、專業度破表的平面圖,搭配作者生活化的旅遊札記和浪漫散文,帶我們細細品味在美麗島上開出奇異花朵的和風建築。 ? 母屋╱棟木╱天秤梁╱梁╱垂木╱書院╱床?間╱違?棚╱?側╱束╱束石╱?╱??????布基礎╱?袋╱押?下見板╱南京下見板╱日本瓦╱破風板╱合掌╱陸梁╱???架構╱????╱敷桁╱???壁╱煉瓦╱持?送?╱銀杏面╱出?╱洗?出?╱入母屋╱切妻╱寄棟╱????長屋╱上?下??╱ ? 【臺灣日式住宅常見的構造和特色】 ?洋風雙併住宅(二連長屋) 日本和風雙併住宅很多,但擬洋風的表現很少見。 ?洋小屋組(西式屋架) 小規模的建築也會使用洋小屋組。桁架繁複,屋簷內部複雜化。屋簷內部也會舖板子。 ?磚造高基礎 地板架高,比例上延展為縱長方形。地板下方換氣口更有設計感。磚造完工。 ?角落的出窗 臺灣擬洋風建築的顯著特徵。角落多用出窗,給了建築立面獨特的陰影。 ?地窗狀的透氣窗 窗戶多,增強了陰影。 ?尾垂 日本只在山裡看過此類設計,幾乎沒在洋館看過。臺灣的「妻」上部多設有透氣窗,是為了 用尾垂來防雨。 ?入母屋 破風較小,呈現東南亞式的外觀。洋館也採用了入母屋。 ?洋風圓窗、八角窗 在車站或住宅多用圓窗(牛角窗)。 ?南京雨淋板 提高外牆角落的格調。
來源: Google Book
渡邉義孝1966年生,日本一級建築師。風組‧渡邉設計室負責人。尾道市立大學兼任講師,東亞日式住宅研究會會員。NPO法人・尾道空屋再生Project理事,日本民俗建築學會正會員。活躍在文化資產界,致力於歷史建築調查與老屋活化,所參與的民間公益組織,協助政府和民間單位修復、活化、再利用老屋空間,重新創造價值。自2011年起,多次來台,考察臺灣各地近代日式建築,數量多達數千處,並以手繪筆記的方式紀錄建築特色。著有《食風日日~橫斷亞洲旅行日記》(日經BP社),合著有《自建/創造家的自由》(旅行人)、《小鎮再造的空屋活用術》(建築資料研究社)、《認識亞塞拜然的六十七章》(明石書店),《臺灣日式建築紀行》為首次與日本以外出版社共同企劃,海外首發的著作。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