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德勒茲與藝術理論

德勒茲哲學脫離不了多元的現代藝術。回顧他的著作,可以立即看到,不僅持續注解十七(斯賓諾莎與萊布尼茲)到二十世紀的哲學(康德、柏格森與尼采),而且投注大部分時間分析文學、音樂和戲劇、繪畫和電影。顯然文學、音樂、繪畫和電影是四個主要研究對象。德勒茲藝術理論由三種視野組成,貫穿在他前、中與後期著作:現代藝術、單義性(l’univocité)哲學與先驗(transcendantal)哲學的爭端、互文性(l’intertextualité)。他的藝術理論問題之處理都是跨越單一著作的。在這樣的情形下,出現一些特別現象:例如前、中與後期的著作之間某些概念突然不再使用,有些觀點在某階段修正了,有些問題貫穿其間始終討論著,有些概念不斷變化著,以及有些只在中間出現,乃至有些藝術家或哲學家始終離不開德勒茲的眼睛等等。然而什麼是作品、什麼是藝術、什麼是藝術家,一直是德勒茲藝術理論不斷提問的問題。對德勒茲而言,除了現代藝術這個重點之外,整個生涯對單義性哲學的評閱從未中斷,對斯賓諾莎、萊布尼茲、尼采三位單義性哲學家,德勒茲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過,尤其是幾個核心思考點,對作品、藝術、藝術家觀念,乃至對互文性操作影響巨大:斯賓諾莎的單義性、萊布尼茲的非共同可能性與尼采的永恆輪迴。這些觀點正是進入他的藝術理論必須知道的。本書的研究時間長達八年,初期主要專研於《千高台》、《培根:感官感覺邏輯》與《皺褶:莱布尼茲與巴洛克》的繪畫論,第一章、第二章與第十章便是此時期的成果。接續重心放在音樂論、電影論與文學論,投注較多時間在德勒茲的哲學課題與現代藝術的關聯上,以及在德勒茲與康德、尼采、班雅明之間的比較,由於都環繞在藝術理論問題,所以哲學課題都是從藝術角度來看的。從藝術理論衡量與看待德勒茲思想,便是本書的主要重心。
來源: iRead
陳瑞文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ENSAD)空間藝術畢業,巴黎第一大學美學碩士、藝術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曾任高雄師大美術學系系主任、藝術學院院長。著有:《美學革命與當代徵候評述》(北美館,2002)、《阿多諾美學論:雙重的作品政治》(五南,2010)。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