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寵兒 :樂園三部曲之一 = Beloved

七○年代的一則報導:一個女黑奴殺死自己的親生骨肉,原因為不讓孩子遭受奴隸制度的迫害,繫獄的她依然堅信自己沒錯;榮獲1993年度普立茲文學獎的《寵兒》即由此報導延伸而來。描述著一間鬧鬼的屋子,一個受盡滄桑的黑奴和一個來歷不明、似人似魅的女孩;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摩里森,援引非洲的口述傳統,採取斷斷續續、反覆迴旋式的敘述策略,打破生者和死人的區隔,模糊寫實與魔幻的界線,現在混雜著過去,現實揉合著幻想。她一貫以黑人社群的歷史及其命運為主題創作,刻劃美國奴隸制度的殘酷與恐怖,描繪非裔美國人在生活和靈魂上痛苦的焠鍊及蛻變過程。
來源: iRead
童妮‧摩里森 Toni Morrison本名Chloe Anthony Wofford,一九三一年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樂仁鎮。一九五三年畢業於華府的郝華德大學英文系,兩年後取得康乃爾大學文學碩士。曾在多所大學任教,擔任紐約市藍燈出版社編輯、資深編輯,一九八九年起榮膺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著有《至藍之眼》(The Bluest Eye, 1970)、《蘇拉》(Sula, 1973)、《所羅門之歌》(Song of Solomon, 1977)、《黑寶貝》(Tar Baby, 1981)、《寵兒》(Beloved, 1987)、《爵士樂》(Jazz, 1992)、《樂園》(Paradise, 1997)等七部長篇小說。摩里森為當代美國最重要的黑人作家,曾獲得多項榮譽,包括全國書評家協會獎和普立茲文學獎,並於199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