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人權的條件 :定義「危害人類罪」與「種族滅絕罪」的關鍵人物 = East West street : on the origins of genocide an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 作者: 沙茲
- 其他作者: Sands, Philippe, , 梁永安,
- 出版: 臺北市 : 貓頭鷹出版 2020.
- 版本: 初版
- 稽核項: 615 面 :圖, 地圖 ;21 公分.
- 叢書名: 貓頭鷹書房 ;453
- 標題: Frank, Hans, 1900-1946. , 人權 , International law History. , Family. , History. , Holocaust, Jewish (1939-1945) Ukraine -- Lʹviv. , 國際法 , 歷史 , Sands, Philippe, 1960- Family. , Sands, Philippe, , Holocaust, Jewish (1939-1945) , Frank, Hans, , International law , Nuremberg War Crime Trials, Nuremberg, Germany, 1946-1949.
- ISBN: 9862624167 , 9789862624166
- 附註: 譯自 : East West street : on the origins of genocide an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含參考書目及索引.
- 系統號: 005275931
- 資料類型: 圖書
- 讀者標籤: 需登入
- 引用網址: 複製連結
人權不是生而有之二戰前,國家可以對國民做任何事情,包括歧視、折磨或殺害…… ◎英國圖書年度非虛構好書獎(The British book awards non-fiction book of the year)◎吉福德非虛構寫作獎(Baillie Gifford Prize for Non-Fiction)◎《衛報》《泰晤士報》年度選書 我們都知道納粹的紐倫堡大審,卻不知道這場審判啟動了人權觀念的改變,更是現代國際司法系統的起始…… 人民犯罪,國家有權執法,如果犯罪的是國家,該由誰來懲罰? 在國際法庭指控利比亞強人格達費的「危害人類罪」控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犯下的「種族滅絕罪」兩種罪名的誕生其實都不到100年 【一位人權律師追出的人權起源故事】本書作者沙茲是一位國際律師,曾經手盧安達大屠殺、南海仲裁案等國際案件。他在2010年受邀到烏克蘭利維夫演講,意外發現「危害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等人權保護詞彙,最早的提出者都曾居住於此。一位是冷靜自制的法律教授勞特派特,另一位是性格強悍的檢察官萊姆金,他們上同一間大學、師從同一群老師、也都從20世紀初的亞美尼亞大屠殺得到啟示,卻分別以個人與群體的角度思索納粹罪行。 【沒有法律可以去約束一個國家,如今它終於成為被告】1945年紐倫堡大審,是納粹罪行的世紀大審判,也是歷史上首次對破壞世界和平罪提起訴訟,更開啟將國家領導人送入國際法庭受審的可能性。當時,英法等戰勝國以「文明不可對暴行置之不理」,以及「歷史不可重演」為前提,羅列納粹的四大罪狀。其中兩項引入當時無人聽聞的新詞彙:「危害人類罪」和「種族滅絕」。「危害人類罪」指基於政治、種族或宗教理由對任何平民的謀殺、滅絕、奴役等迫害。「種族滅絕」則是攻擊民族、宗教和族群群體的行為。它們分別從個人和群體的視角思索,但不約而同地,形塑出一個超越國家主權的國際法。 【不許政治人物躲在國家背後,逍遙法外】以往認為法律是為國家服務的。二戰之前,主權高於一切,國際法不得干涉他國內政,政府可任意處置自己的人民,領導人無需為自己發起戰爭或屠殺人民負責。直到紐倫堡大審前後,才將人放在法律中心,並將「危害人類」與「種族滅絕」納入世界人權宣言、國際法、《防止及懲治種族滅絕罪公約》等等。從此,法律成為約束當權者的武器,國際刑事法庭有了執法依據,可審判那些因為大權在握而任意將國家投入戰爭或濫殺人民的當權者。 【人權從來都不是憑空而來】其實勞特派特與萊姆金的努力,可說是直到1998年,才在國際刑事法院審判盧安達屠殺一案中真正落實。當沙茲開始著手調查兩人的故事時,美國與英國的總統和首相,正在對干涉敘利亞內政一事尋求法理上的支持,主權與人權的拉扯直到今日仍在繼續。因而,當我們面對羅興亞等人道危機,思索香港等「內政」與國際干涉問題時,都該意識到基本人權從來不是理所當然,憑空而來的,本書即是透過這些法律人的故事,帶領我們重回70年前人權意識被建立的重要時刻。◎好評推薦李柏翰╱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社會學博士、法律白話文運動總編輯周宇修╱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周威同╱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發起人邱伊翎╱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陳貞如╱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黃丞儀╱中央研究院法律所副研究員黃默╱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楊翠╱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劉政暉╱台東均一國際教育實驗高中教師閻紀宇╱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顏擇雅╱出版人,作家◎國際好評本書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強烈個人色彩,帶著愛和憤怒訴說,無比精準。──勒卡雷本書表現出小說家的技巧,文字行雲流水,內容充滿生命,從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利維夫的熙攘街道、漂亮咖啡廳和新開幕華麗歌劇院,一直談到紐倫堡大審。人物豐富,角色多姿多采……最扣人心弦和強勁有力的書。──桑德布魯克,《星期日泰晤士報》 沙茲精彩地把數個家庭的故事編織在一起,描寫了這些故事是怎樣通向紐倫堡大審。沒有小說可以匹敵如此重要的一本紀實著作。──比弗 即使在敘述複雜的法律事務時,沙茲的文字仍然有第一流驚悚小說家的趣味、神韻和緊湊……一部異乎尋常的回憶錄。──阿普皮格納涅西,《觀察者報》 卓爾不凡。這是最優秀的思想史。沙茲把萊姆金和勞特派特的觀念放入歷史脈絡,並顯示它們時至今日仍然高度重要。──赫爾曼,《新政治家》 作為「吉福德非虛構寫作獎」的得獎作品,本書集驚悚小說、家族故事、法律史和政治傑作(political tour de force)於一身……當它用讓人震驚的敘事牽引著你讀下去的時候,它為國際法和個人權利作出了有力的捍衛。──《泰晤士報》年度書選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沙茲 Philippe Sands 人權律師,倫敦學院大學法律教授,Matrix Chambers事務所執業大律師。近年來他承辦過很多重要的人權案件,包括智利統治者殺害人民、剛果人道危機、南斯拉夫和盧安達大屠殺等等。著作包括《無法無天的世界》和《刑求團隊》。經常為《金融時報》、《衛報》、《紐約書評》和《浮華世界》撰稿,是電台和電視台的常客。本書榮獲英國圖書年度非虛構好書獎、吉福德非虛構寫作獎和《猶太季刊》溫蓋特獎。入選Slightly Foxed最佳傳記處女作獎及庫帕獎決選、坎迪爾歷史文學獎初選。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