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史明回憶錄 :追求理想不回頭

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千錘百鍊的時代良心 歷時二十年,堂堂五十萬餘字,收錄近千張寫真 永遠的革命家史明 這個人,在中國當過中共的地下情報員,與國民黨軍打過真槍實彈的游擊戰。 這個人,謀刺蔣介石未遂亡命日本,多次爆破蔣政權的軍車、鐵軌、派出所。 這個人,書寫不朽鉅著《台灣人四百年史》,創立左派革命組織「獨立台灣會」。 這個人,陰森戒嚴下兩度冒死潛回台灣,渾身籠罩神秘色彩的最後一位黑名單。 沒錯,除了史明,你想不到第二個名字。 這本書,追憶幼年時期的阿嬤與士林,少年時陣的阿爸與文化協會,求學期間的台北一中與早稻田大學。 這本書,以第一人稱寫下七十年革命生涯的種種況味,又以史家視野反芻激越人生衝撞出的諸多智慧。 這本書,執意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民族主義、蘇共及中共等嚴肅議題,做出最終版本的完整論述。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挫敗的、不斷流亡的革命家的故事,留下了一個自豪的、持續前進的追夢人的身影。 是的,除了《史明回憶錄》,你找不到第二本著作。 98高齡的史明,終於親筆完成這部歷時二十年、堂堂五十萬餘字的回憶錄。你或許知道,他為了理想,不惜捨棄親情、愛情,為了台灣獨立,不惜散盡家產、赴湯蹈火,過著一種秉持純粹之心才能達致的革命人生。但真正的史明遠不只如此。他還是台灣民族史第一位的書寫者,台灣民族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家。難怪史明會說,這本回憶錄,寫得比《台灣人四百年史》更久、更用力,畢竟他要寫的對象,是個集理論家、歷史家、革命家於一身,為了台灣獨立奮鬥一生的傳奇人物。沒讀完本書,不該說你認識史明! 革命家是怎樣煉成的 與史明相知相惜30餘年的葉治平教授說:「我讀了這本回憶錄,再回顧三十多年來對史明的認識,才深深覺得自己只是以管窺天,對史明的描述更如盲人摸象……」,一語道破許多人所認識的史明,是「台獨大老」史明,而鮮少知道史明也曾經是「望族少爺」、「熱血青年」、「中共情報員」。 望族少爺 1918年,史明出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北士林望族施家。本書開章就是他的阿嬤,「我自從呱呱落地後就受老祖母的扶養,白天纏前纏後、寸步不離,與老祖母如影相隨,夜裡也跟老祖母睡在一起,直到十九歲離家赴東京留學為止」。這位不簡單的台灣老婦人,培育了史明正直、執善固執、「路見不平,氣死閒人」的性格,也灌輸史明豐富的台灣史知識,讓他不把中國當祖國看待。「因為老祖母對我這樣的疼愛與教訓,才使我日後能排除萬難,毅然邁向我所信的路,並且貫徹到老。」透過史明點點滴滴的回憶,我們不只感受到真摯雋永的祖孫情,也見識了不平凡的教育範例。此外,史明也在本書中生動趣味地思想起他的故鄉士林及兒時台灣社會的風俗節慶。正是這些台灣特有的風土民俗,醞釀出史明堅定不移的愛鄉之情,讓他終生以台灣人自豪,畢生為台灣獨立奮鬥不已。 熱血青年 1936年,就讀台北一中的史明,深深被父執輩的抗日情緒感染,滿懷著正義感,為了掙脫封建家庭及台灣殖民地社會的重重束縛,體驗真正的自由氣息,決然離家出走,偷跑到日本,先斬後奏考進早稻田大學。史明用好幾章來寫早稻田大學的歷史及與該校有關的重要人物,勾勒出當時整個世界及日本知識界的思想氣氛,尤其是日本左派的發展史。掌握了當時的思想脈動,才能瞭解青年史明如何受到啟蒙、如何吸收西方文明,怎樣從最初的人道主義者,進而成為終始不渝的社會主義者。史明寫這些章節時,顯然也有意與當前台灣年輕一輩對話。因此,他不只寫了許多早稻田時期的玩樂逸事,更用心良苦地羅列出彼時所閱讀的書籍,想告訴晚輩,不管以後要做什麼,在這段自我摸索、思考人生方向的青春時期,都該親近這些偉大心靈,一覽人類思想史上耀眼璀璨的智慧結晶。 中共情報員 1942年,未及參加早稻田大學畢業典禮的史明,倉促離開東京,懷著實踐馬克思主義的熾熱期盼,透過秘密管道進入中國,參加中共的反帝抗日戰爭。起先他在蘇州做了三年地下情報工作,調查日軍動向,終戰後進入解放區,並負責組織「台灣隊」。本書用相當多篇幅寫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演變,寫國際共產組織的鬥爭改組,寫斯大林如何竄改扭曲馬克思主義,就是為了鋪陳中國共產黨,這一結合斯大林獨裁手段與中國帝王思想的假馬克思主義政黨,其崛起、發展及取得政權的歷史背景。理清了這些錯綜複雜的思想及組織,才能徹底解釋史明當年投身中共時,為何會經歷那麼多理想幻滅的挫折,另一方面也間接交代日後史明在日本繼續堅持社會主義的理由,因為失敗的是假的社會主義,世上還有真的社會主義值得追尋。 但對史明的革命生涯而言,八年的中共經驗並非全然負面的。正是這個假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引他進入詭譎的戰時情報組織,教他學會收集敵情、發展地下組織,並帶領他真槍實彈的打了第一次游擊戰。這場穿越紅色浪潮的試煉,強化了史明的身體、意志及處世能力,使他更加接近真正的革命家。此時的史明已牢牢掌握住地下工作及游擊戰策略的諸多要領,準備在往後的刺蔣、台灣獨立及反中共統戰等運動上一展身手了。
來源: Google Book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