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老百姓,一直對於穿軍服的人,懷有一種浪漫的崇敬感情。燈下讀史,每想起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為家』的使命感,想起岳武穆『仰天長嘯』的壯懷激烈,想起史可法『身死封疆,實是餘恨』的悲痛,想起鄭成功『缺憾還諸天地』的問心無愧,便不由掩卷動容----人生至此,夫復何言?是以認定,軍人乃最高的行動者,他只選擇前進。因此,當我以一分值得感謝的機緣,進入軍校任教時,一方面我驚嘆於人生是如此不可思議地被意外所點綴著;另方面,竟也不免如麗日之下一名喜悅的水手,懷著揚帆出海的興奮,立即拋碇解纜,展開了任教生涯中的一次豐富之旅。 教書,是一樁使人年輕的事業,而在和那群穿草綠制服的一二年級軍校生共處的時光中,我們都曾因彼此的付出,感受到一種真誠相待的快樂;雖然在成長的過程裡,他們並非人人都走得聰穎、穩健或幸運,但他們單純熱情,各自背負一段曲折的生命故事;從這些青青子衿身上,我看見自己年輕時代的影子,也看見一個軍校生,在正式成為一名中華民國軍官之前,所必須經歷的掙扎、矛盾與忍耐的奮鬥歷程;所有這些火燙試煉的穿越,都必須付出代價;榮耀與自我肯定的感覺,尤其得來不易;我在無意間窺見他們的內心世界,微微痛惜但深深尊重那些鮮明深刻的成長軌跡,而這一切,點滴在心,又如何能使我在離去之際,如詩人般那樣輕鬆地只『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呢? 民國七十三年,當『號角出版社』的陳銘磻先生因編輯『校園一百』,邀我撰寫二十篇有關軍校生的短文時,這一系列『軍校教師手記』最初的火苗便無心地被點燃了;『軍校一百』的編輯工作早已結束,『手記』卻未曾中止地持續寫至七十五年初夏,我離開軍校的前夕。兩年來,我並未刻意蒐尋題材,但寫作的靈感和素材,確是那樣源源不絕地來到筆下,我一路採擷而來,心底承載著豐盈的快樂與嘆息;作品如是生活的反應,那麼,我願以此『手記』系列,紀念這兩年多來生活土壤的豐饒,和情感上那曾經有過的深熾投入。 我並無此企圖,想寫成報導文學;而欲從這十萬字的作品中,去瞭解今日軍校生活起居作息的樣貌,也是不可能的(那麼應該去看國防部的宣導短片);我只是以感性的文字,抒情的筆調,忠實地記錄了一個在心中對軍人典範懷有如此仰慕情結的老師,和一群年輕的軍校生,在一座屋頂下,『交會時互放的光亮』罷了!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我個人在此特殊環境中,心境變化的陳述,以及對生活的思考等等。如今,就在我告別這所軍校的時候,這本集子的問世,格外具也雪泥鴻爪的意義。在燈影之下,在圖書館的清風與明亮的天光裡,以微笑和淚水澆灌而成的這冊卷帙,將是我散文寫作歷程中,永遠心中的一枚足印-----曾經滄海難為水,因為那樣的生活體驗,在生命裡大概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