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洋音樂史中,蕭邦和德布西都用廿四個大小調譜寫過前奏曲,德布西的前奏曲也附有詩意的標題提示──但用廿四種「五聲調式」譜曲還是首創,而描繪廿四個節令更是獨此一家。 這是一部既具有現代特色、又不失民族風格的鋼琴套曲。作曲家廖勝京對中國五聲調式進行綜合深入研究,創作了廿四首前奏曲式的鋼琴小曲,並賦予每首曲子一個「節令」的內容。這些樂曲處處閃爍著中國古典詩詞的高文化氣質,又時時讓人感到作曲者是以莊稼漢的心情來體驗大自然的種種景物變遷,藝術性極高。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廖勝京先生為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梅縣人,1930年生於南京。195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瞿希賢、江文也、王震亞、張文綱、陳培勛、蕭淑嫻及蘇聯專家阿拉波夫等,畢業後留校任作曲系及民樂系助教;1959年調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歷任講師、副教授;1985年調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歷任作曲系主任及教授;並任廣東省音樂家會理事等職。 在其學生時代,即以小提琴曲《紅河山歌》和鋼琴曲《火把節之夜》等作品引起樂壇矚目。其後三十年,為了發展中國民族風格,廖勝京先生在潛心於教學的同時,還加強了對民間音樂的學習──尤其在對中國五聲調式方面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終於在1985年底,研究出一套中國五聲調式同主音橫向綜合的調式體系,同時運用此體系創作了無伴奏合唱《邊疆早晨》。其後數年,他運用這種主音橫向綜合的方法發掘出來的廿三種綜合調式,再加上一種流行於湘鄂地區的楚宮調式,創作了《鋼琴前奏曲廿四首》(中國節令風情)。 主要創作包括多種器樂獨奏曲、聲樂套曲、無伴奏合唱等數十首作品,並且發表論文數篇,其中許多作品曾經獲獎。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