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金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從崑崙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 ──光未然 1938年武漢淪陷後,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隊從陝西壺口東渡黃河,親臨險峽急流、怒濤漩渦,目睹船夫與狂風惡浪搏鬥,聆聽悠長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號子,醞釀出了長詩《黃河吟》。作曲家冼星海聆聽後異常興奮,為演劇隊寫下大型聲樂名作──《黃河大合唱》。 擔任首演的指揮家鄔析零回憶道:「……渡河時的情景、船夫的緊張勞動、坐船人的心情感受,冼星海總是要我不厭其煩地敘述描繪。我模仿哼唱船夫號子,那是四十來個船夫自然的勞動呼聲,沒有唱詞沒有旋律,我一個人哼唱不能完滿表達,於是我邊哼邊解釋,唱完划槳的,又學掌舵的,學完船夫的,又哼艄公的,哼完緊張的,又學鬆弛的,有時還得站起來比劃動作;正當我忙得身上沁出汗水時,星海忽然好像有所感悟,調過頭去,拿起鉛筆颯颯地在紙上記起來。」 《黃河大合唱》為我國現代大型聲樂創作提供了光輝的典範,1960年代後期被改編為《黃河鋼琴協奏曲》。光未然的詩作啟發了冼星海《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衝動與靈感,也同樣啟發了《黃河鋼琴協奏曲》創作組成員的想像力和樂思。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