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推薦】 巴特斯拜教授說:「這本書是給小孩看的改編故事書,太可愛了……」若單單只截取這一段,那就太可惜了。任何話不能只聽一半,就如同任何書不能只看一半。 從頭讀取這本書,第一眼被吸引的,除了可愛的文字,大概算是它的繪圖吧;也難怪出版社的簡介當中會有「值得喜愛繪本的您收藏擁有」這句。文字與圖像配合的天衣無縫,讓人不禁對作者與繪者的父子關係會心微笑之餘,幾幾在那一刻就愛上了本書。這樣或許還嫌太早了。 由前半輕鬆的語調帶領下,讀者很容易便接受了小男孩弟八豆的家庭與當時社會背景。緩和前進的故事情節,在進入〈第四章〉,因著曆法被下令變革,社會群眾開始恐慌生活的改變,讀者顯然也開始受到閱讀(教皇太一意孤行了)與認知(這有什麼嗎?)的擠壓。直至弟八豆不解而委曲地喊出:「我的生日不見了!」讀者終於瞭解事情的嚴重性,隨之哈哈大笑(呃……) 節奏蹦地加速,搭配讀者越顯興奮的情緒,充滿期待弟八豆要如何與教皇來場下克上對峙,也被不時出現的阻礙(如弟八豆與好友的爭辯:要送教皇腳骨還是人體胚胎)逗笑。緊張時刻終於到來……哦,沒有想像中的流血暴力,有的只是理解體會與開懷,一向都是。 弟八豆成功了嗎?教皇要如何以和平手段撫平改革與人民損失之間的衝突?除了書本身的主題:「以簡單快樂的方法教導大家重新認識曆法。」之外,它是無論任何一個階級都可以挖掘得到其趣的……該怎麼定義它?好書、優良叢書,或者該是人手一本的必備書籍。 書籍介紹 弟八豆,一位十二歲的小男孩,勇敢尋回自己生日的趣味冒險故事!溫馨的親子故事、豐富的文學想像、求真的科學精神,媲美《蘇菲的世界》!〔內容簡介〕 糟糕,我的生日不見了! 弟八豆是個活潑聰穎的小男孩,對新鮮事物總有用不盡的精力與奇想。但是羅馬教皇突然修改曆法,下令刪去1582年10月5日~10月14日整整十天,民眾莫不恐慌,害怕壽命亦因此縮短十天。弟八豆更是沮喪極了,期待了一整年的生日,恰巧在這個月曆的破洞中。無論如何,他祇想要回生日!弟八豆想出什麼妙招呢?他能夠如願嗎?不告訴你,自己看吧! 這不只是獻給孩子的天文故事,更帶給童心未泯的大人無限樂趣。作者是物理教授,書中八十多禎精美的插圖由他的畫家兒子繪製,值得喜愛繪本的您收藏擁有。40位名家真摯推薦(按姓氏筆畫順序):于婷(廣播人、樂評人)、王浩威(作家)、王家祥(自然寫作者)、牟中原(台大化學所教授)、 朱仲祥(生命鬥士)、李國偉(中研院數學所研究員)、李潼(少年小說家)、李立亨(國家文藝基金會諮詢顧問)、吳念真(導演、劇作家)、吳鈞堯(小說家)、吳惠潔(小牛頓雜誌總編輯)、林明謙(新銳小說家)、南方朔(文化評論家)、洪蘭(陽明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柯錫杰(藝術家)、陶曉清(資深廣播人)、莊淑芬(奧美廣告董事長)、莊裕安(作家)、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越綏(專欄作家)、曾志朗(陽明大學校長)、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陳珊妮(創作歌手)、陳樂融(飛碟電台副總經理)、葉青華(誠品書店兒童線副理)、葉樹姍(新聞主播)、葉李華(科幻作家)、張默(詩人)、張凰蕙(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副總編輯)、張淑芬(Marie Clarie總編輯)、游乾桂(臨床心理師、作家)、愛亞(作家)、雷驤(作家、畫家)、楊嘉(資深廣播人)、溫小平(作家、主持人)、劉其偉(畫家、探險家、人類學家)、蔡詩萍(作家)、羅時成(陽明大學研究發展室主任)、蕭蕭(詩人)、蘇淑芬(東吳大學教授)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奚模尼(Abner Shimony)波士頓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理論物理及科學哲學,喜愛作詩及促進和平運動。 導讀 文∕林榮崧 我的生日不見了!我的生日怎麼會不見呢?誰能拿走我的生日?也許你會猜:很簡單嘛,因為生日是2月29日,每四年總有三年的生日是不見的,因為印月曆的人都串通好了,一起不印了嘛。不過,《我的生日不見了》這本書要述說的,可不是如此這般腦筋急轉彎的問答。歷史上確確實實發生過一大群人某年的生日都不見了的事,那是在1582年的歐洲,10月裡有十天給人硬生生拿掉了,因此那年10月的月曆上出現一個大破洞。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名叫弟八豆,家裡排行老八,是么兒。弟八豆家裡不富裕,可是其樂融融。過生日對每一個家庭成員來說,都是年度盛事。但是1582那年,羅馬教皇國瑞十三世下令改革曆法,拿掉那年10月5日到14日共十天。弟八豆的生日是10月10日,剛好落入月曆的破洞中,十二歲的生日就這樣被教皇剝奪了,生命中的十二歲生日即將變成空白。弟八豆不甘心,他開始一連串的努力,企圖掙回他的十二歲生日。然而處在弟八豆眼前的世界,是教廷要建立威權的時代,是天文學與占星術相持不下、醫學與巫術糾纏不清的時代,實證科學的觀念才萌芽不久;弟八豆這男孩要如何追根究柢,力抗大人的世界,找回他心目中的真理呢? 問題的根源在於曆法為什麼要改變?答案倒是跟2月29日有關。一部實用的曆法,每年必須具有整數個天數,然而實際上平均每一年會有365.2422個太陽日。問題就來了,按照凱撒大帝於西元前45五年創設的的儒略曆,每四年的2月多一天,平均每年等於有365.25個太陽日,大致可解決這個問題。但是,365.25日與365.2422日畢竟仍相差了0.0078日,相當於每年誤差11分又14秒,累計到了1582年時,誤差已有十天,本來該在春天慶祝的復活節,眼看就要跑到夏天去了。 國瑞十三世聽從天文學家的建議,下令更動曆法。第一步是亡羊補牢,拿掉不涉及重要節慶的10月那十天;第二步是未雨綢繆,明定閏年的規則:(1)凡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都只有365天,(2)能夠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則為366天,(3)可被100整除、但不可被400整除,依然只有365天;(4)凡是能被400整除的,仍是閏年。 這就是我們現今所知的閏年規則了。至於弟八豆如何搶救他的十二歲生日,本書第一章到第九章會有交代。第十章則是弟八豆的老師維多里歐開的一門天文課,中文版的附錄是丘宏義教授的曆法課,想進一步了解天文如何影響生活、曆法如何影響歷史的讀者,都可參考。 劍橋大學教授韓福瑞說:「這本書很適合每個家庭珍藏。我自己讀得津津有味,也想強烈推薦給從10歲到100歲的讀者。」巴特斯拜教授說:「這本書是給小孩看的改編故事書,太可愛了。筆調看似一本正經,骨子裡卻滿是幽默。插畫也很美,是作者的兒子畫的、文藝復興式的卡通風格。但這也是一本給成人看的書……從如何建構一部合宜的曆法開始,引領我們進入天文學領域,進入醫學啟蒙的時代,欣賞『觀測』與『實驗』的力量。」(本文作者為此書的責任編輯)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