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馬勒 :十九世紀最後的浪漫主義代表

馬勒在風格上繼承了後期浪漫派的傳統,並極力擴展交響曲的表現力。他充分發揮每件樂器的表現性能,形成了無比絢麗的配器效果,從纖細的輕奏到濃重的強奏之間瞬息萬變、色彩繽紛;他追求龐大的樂隊編制,並根據音樂內容的需要擴展樂曲結構,以表現樂曲的豐富內容。馬勒曾說:「我的時代將會到來。」這句話現在已經實現。
來源: iRead

■林伯杰
Pokey Lin

二十一世紀的文藝復興人

愛唱歌的人不少,但很少會遇到像伯杰這樣,用生命熱情去唱的;能唱歌的人也不少,但更少遇到像伯杰這樣「業餘」的資歷,卻能唱得那麼「職業」的──如果您有機會,聽他演唱韋伯《歌劇魅影》的魅影一角的話。

伯杰沒有讀過一天音樂系,但他對古典音樂的熱情與了解,尤其是聲樂歌劇方面的鑽研,恐怕鮮少有人敢在他面前「班門弄斧」。當年,傳大藝術經紀公司的節目部的經歷,開啟了他「音樂商人」的視野,而中國生產力中心副工程師的磨鍊,則落實了他行銷管理的實務面。

二十多年來,伯杰的生活可以說是浸淫在音樂中的,他不斷地理解音樂、包裝音樂、推廣音樂,歷經滾石風雲唱片企劃經理,以及現職的金革唱片企劃經理。掌管的領域從當年的古典CD,到現在囊括古典、爵士、新世紀、世界音樂、影音DVD,甚至還包辦了國內藝人的發行。

當然,他的名嘴之路也越走越廣,從寶島新聲電台節目主持人,一路到中視《家庭音樂廳》、《音樂饗宴》客座主持人,真理大學、國家文官培訓所兼任講師,同時擔任金車文教伯朗咖啡藝文講座主講人,可以說教化古典樂迷無數。

伯杰不是只有一張嘴會唱、會講,他的文筆與見聞是另外一項專長。文章散見各大報章雜誌,包括《音響美學》、《CD Hi》、《音樂與音響》、《AV Choice》、《Muzik》等。更出版專書《一夜變成歌劇通》,頗受愛樂者好評。

愛唱、愛讀、愛聽、愛寫,伯杰儼然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文藝復興人」。可惜伯杰少了點機緣,否則難說他不會成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首席男優,不過,我們卻也私心慶幸伯杰少了這點機緣,此刻才有機會讀到他這本字字珠璣的《音樂自Hi術》。

音樂的天神奪走伯杰展現黃金嗓音的機會,但卻給了他點字成金的魅力,讓他造福更多樂迷,傳遞音樂的福音。

── 樂評人 歐頭(Otto)


來源: 三民書局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