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香港的「中國」 :邵氏電影

這本書的題目是有意凸顯香港和「中國」之間的複雜關係。自1842年清政府鴉片戰爭戰敗割讓以來,香港的大眾文化和文化認同與背後的中國大地若即或明或暗息息相關,不斷變化發展。本書主題的邵氏電影正是香港與中國之間的複雜關係的一個頗為典型的例子。邵氏家族從20年代開始在上海經營電影製作,逐漸在地域上擴展到東南亞和香港、在業務上拓展到發行和放映,形成現代化的大型電影企業。而邵氏家族最引人所矚目的,是邵逸夫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的邵氏兄弟 (香港) 公司,興建華語區域內最為龐大的製片機構。突破香港電影原有粵語電影的格局,發展泛?人的全球市場,從而一舉奠定了香港作為東亞電影發行和製作中心的地位。本書追問的是,60、70年代的香港究竟具?了什麼條件能?發展出邵氏這樣龐大的跨境電影企業?邵氏的「中國」想像如何在?影語言和營運操作的文化政治表現出來?為什麼邵氏國語片能夠取得當時散居中國以外的華人的認同?為什麼今日香港電影和邵氏電影相比似是而非?邵氏國語片和當時香港本土影業之間的競爭是如何進行的?
來源: iRead
傅葆石香港出生和成長,美國史丹福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伊利諾大學東亞與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歷史與法學教授,近著包括《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2008)和China Forever: The Shaw Brothers and Diasporic Cinema (2008)。劉輝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士,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集中邵氏電影研究、中國電影產業史和電影理論研究。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