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子」是繼「未央歌」之後的作品,中間隔了三十年。三十年來,世事滄桑,讀「未央歌」再讀「人子」,可以了解作者心境的改變,和思想的成熟。「三十年代」對生長在臺灣的這一代而言,是一個遙遠、陌生而又充滿了神秘與嚮往的年代。讀「人子」不止是舊夢重溫,同時也是人生體會。 馳譽文壇的作家鹿橋,本名吳訥孫,是一位世界知名的東方藝術史教授,現為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麻林可德優異校座教授。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鹿橋 本名吳訥孫 ,1919年生於北京,2002年於美國波士頓逝世。在天津南開中學求學時代多次或偕伴或獨自作長途徒步旅行,以認識都市以外之大中華。1942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留校為助教一年,考取自費留美。1945年入耶魯大學研究院,1954年得博士學位專修美術史。 歷年任教於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耶魯大學。1984年自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以麻林可德、優異校座教授榮休。 學術論文多以英文出版,或譯成德、意、日文。中文文學著作有《未央歌》、《人子》、《懺情書》、《市廛居》等。名列美國名人錄、世界名人錄(Marquis,Who's who in America/Who's who in the World), 1997年並獲美國中西區華人學術研討會特別頒贈「傑出學人獎」。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