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哈佛商學院教你找到好工作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guide to finding your next job

  • 作者: 蓋迪拉
  • 其他作者: 馬勵
  • 出版: 臺北市 : 如何 2000[民89]
  • 版本: 初版
  • 稽核項: 218 面 ;21 公分.
  • 叢書名: Happy learning ;6
  • 標題: 就業
  • ISBN: 9576075513 , 9789576075513
  • 附註: 譯自: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guide to finding your next job.
  • 系統號: 005218092
  • 資料類型: 圖書
  • 讀者標籤: 需登入
  • 引用網址: 複製連結
當瞬息萬變的社會使換工作變成一種常態時,你必須學習一套找工作時遊刃有餘的功夫。不論你是職場老手或新手,哈佛商學院求職專家提供的有效方法,都可以幫助你為理想中的工作鋪路。職場變化一日千里,但你的求職的方法還是一成不變嗎?當你理想中的公司透過履歷表評估你時,你希望他們有什麼樣的反應?當你面對徵人主管闡訴自己的長處時,有沒有運用最恰當的詞彙?在高汰換率以及缺乏安全感的職場,轉換工作已成為司空見慣的現象!不論你已開始找新工作,或只是考慮換工作,本書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範本,幫助你計劃與展開求職行動。舉凡求職過程中所有重要元素——從寫好一份履歷表到處理失業的情緒問題,從選擇介紹人到保持積極的心情,從利用各種求職策略到談判工作條件。書中處處都是實用的求職訣竅,幫助你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最可能成功的求職步驟上。不論你是工作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或是職場新鮮人,都能從中得到寶貴的指引。前言 我一直很喜歡收集各種文宣。學生時代如此,現在身為專業訓練人員也一樣。本書其實是由一份文宣脫胎換骨而成。一九九二年底,一位成功找到好工作的人寄給我一份兩頁的求職秘訣。標題為。他將這兩頁秘笈也寄給了他自己建立的其他人脈。我很欣賞這份秘笈裏的建議,以及那直截了當的說明方式,所以,多年來我都將它作為幫助別人找工作以及職業訓練時的教材。它也激起了我收集更多求職訣竅的念頭,我稱這些訣竅為「求職時不可或忘之事」。我開始撰寫與編輯有關求職各種方面問題的文章,是在擔任求職中心顧問時。這些中心成立的目的,在於幫助那些被特定機構裁撤的管理階層、專業人士及其他薪水階級人士。準備這些材料,有助我整理自己在求職營與一對一個別職業輔導時使用過的教材。後來,我將這些材料與「求職時必需謹記在心的事情」綜合成一個文件,解釋並擴充了我對於求職過程整體的看法,同時保留了「求職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的基本精神。一九九六年秋天,我以當時只有十四頁但我認為已足夠的材料,為麻州ABS(Acton/Boxboro/Stow)求職輔助團體開了一個課程。不過,那個課程之後,我又得到一些求職良方,想到值得整合的其他一些觀念與更能說明求職概念的方法。改進這些材料計劃成了我的嗜好,我妻茱蒂甚至用「迷戀」來形容我的投入。不過,我也一直將這些方法應用到工作上,而教材也逐漸加入了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以及來自廣大學員的回饋,於是逐漸發展成現在的模樣。此書最初固然是為一時失業的專業人士而寫,但書中的建議,對於就業生涯任何階段的人都很有用。剛離開學校的職場新鮮人,即將畢業的學生,都會從中發現仿佛為他們量身定做的忠告。此外,我也那些自從哈佛商學院畢業的外國留學生口中,知道全世界的求職方式都愈來愈「美國化」,也就是說,雖然這本書針對的是在美國找工作,但書中法則其實適用於全世界。
來源: iRead
勞伯特‧蓋迪拉(Robert S. Gardella)為美國哈佛商學院校友會辦公室副主任,具有多年顧問、培訓、生涯規劃與求職指導經驗。他除了在哈佛商學院課外部教授生涯管理之外,由於經驗豐富,服務熱誠,也是波士頓地區職業訓練與求職方面的百科全書與名嘴。譯者簡介馬勵,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美國奧勒崗大學資訊管理碩士。曾任紐約《美洲中國時報》《中報》編譯、高雄文藻外語專科學校講師、《新新聞》出版部資深編輯、香港《明報月刊》副總編輯,現為圓神出版事業機構資深主編。譯有《超越馬基維利》、《台灣有沒有明天》、《哲學家的食譜》等書。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