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權力與無知 :探索暴力的來源

我們的內心為自我放逐、犯罪與荒廢都預留了一片天地。但是我們的任務不是讓它們任意奔流到世上來;而是在人我心中與之奮戰。 ----卡繆文明,需要反叛者與新倫理關於「權力」的本質,羅洛‧梅如是說:「權力是一切生物的根本。尤其是人類,在每次與天、地、人的競爭中,都必須運用權力並面對挑戰的勢力…..文明就是這樣的成果之一。」但許久以來,多少人假「權力」之名,行「暴力」之實?是其他人遮住眼睛、摀著耳朵假裝看不見、聽不到,還是他們果真無邪、無知甚或無能?作者深入探究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揭露權力心理學的重要面向,欲透析「暴力和無知有關係嗎?無知必然會埋葬自己嗎?被剝奪者有能力時,如何將自己的暴力轉向建設性的用途,將夢想和靈視轉向社會和個人的利益?」如此龐大但必須正視的人類難題。現代人熱中競爭、冷漠無情、習慣暴力,已將暴力視為一種生活方式,然而,它畢竟是一種「症狀」,並且有許多變型,但卻也必然會啟動某些希望來改善現況;因為,權力是人類自尊的源頭,是每個人必然的天賦。在這本深具衝擊性的書中,羅洛‧梅論證權力的新觀點,並提出視權力為判定善惡基礎的新倫理。他從價值的渴求、瘋狂、語言、無能、權力與愛、存在的力量、侵略、戰爭中的狂喜、毀滅與創生的暴力,談到文明需要反叛者、邁向人類新倫理,條分縷析地探索暴力的來源與本質,行文中不變的是他對現代人心靈困境的關懷,與為之共同尋找出路的邀請。 暴力不只存在於社會新聞、電視畫面、遠方戰火或電玩遊戲中,因為我們可能正是別人眼中的黑人、女性、罪犯、精神病患、越戰軍人、異教徒或掌權者。暴力不歇,但這不是宿命,保持清醒,告別無知,透過有力量的溝通、愛和慈悲就有可能化解。「人生不是脫離惡,才成就善,而是雖然有惡,依然為善。」羅洛‧梅如是總結。
來源: iRead
羅洛‧梅(Rollo May)美國存在心理學家,1909年生。幼年命運多舛,雙親長期不合,終至離異,姊姊曾不幸精神崩潰。大學因參與激進學生刊物遭退學。另行入學畢業後,赴希臘三年,任大學英文教席,並隨阿德勒(Alfred Adler)短期研習。返美後,旋入聯合神學院,與存在主義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以師友相交,深受其思想啟迪。梅年輕時甚為結核病所苦,不得不入療養院靜養三年,然此病反成為其生命轉捩點。面對死亡、遍覽群籍之餘,梅尤其耽讀存在主義宗教思想家齊克果(Kierkegaard)之著作。出院之後,入懷特學院(White Institute)攻讀精神分析,遇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與佛洛姆(Erich Fromm)等人,終於1949年獲得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首位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他是一位受歡迎的演講者,同時在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並曾擔任懷特學院的訓練兼主任分析師。畢生致力於將存在心理學引入美國,1994年病逝於加州。羅洛‧梅的著作有:《焦慮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nxiety, 1950)《追尋自我的現代人》(Man''s Search for Himself, 1953)《心理學與人類兩難》(Psychology and the Human Dilemma, 1967)《愛與意志》(Love and Will, 1969)《創造的勇氣》(The Courage to Create, 1969)《權力與無知》(Power and Innocence, 1972)《自由與命運》(Freedom and Destiny, 1981)《存有的發現》(The Discovery of Being, 1983)《哭喊神話》(The Cry for Myth, 1991) *中文版立緒文化印行譯者簡介朱侃如中興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天普大學新聞碩士。譯有《神話》、《坎伯生活美學》、《千面英雄》、《女性主義》、《維根斯坦》、《榮格心靈地圖》、《哭喊神話》、《權力與無知》(皆立緒文化)等書。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