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這本書分別從幾個方向來探討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性質。首先,他把清代台灣社會的政治控制和移民背景的關係很概要的勾勒出來之後,即分析這些移民在台灣的拓殖過程。他一方面秉承過去學者的研究,確定了早期「墾首制」的開墾型態,另一方面則探討了台灣地區特有的大小租關係在各個不同階段的起源過程及其性質。這些有關土地經濟問題的討論都扣緊了當時的社會經濟史大環境,並指出它們在結構上的含意。這一點也許是本書較為突出的特點。接著,作者即轉到社會結構變遷的主題上。陳先生的分析主要是建立在三個基本的結構指標上面的:一個是漢人的祖籍分類意識,一個是民間信仰的寺廟祭祀圈,一個是血緣宗族的發展型態。這些個問題在過去均有不少學者分別做過深入的研究。但是,本書很可能是頭一次將這些個問題整合起來,嵌在一個較為廣泛的歷史社會架構中做深入探討的作品。這樣的研究不但使過去學者對這些個別問題的研究成績及其重要意義更能清楚的展現出來,而且陳先生也從中出了一個頗受注意並且引起爭論的「土著化」概念。最後一章更加入其他學者的研究,與李國祁教授的「內地化」理論做比較分析。顯然,台灣史的研究已經在這些不同研究取向所結合的影響之下,顯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這本書在很真實的意義上,不但指出了中國社會人類學的前途,並且指出了社會人類學可能應該去的方向。本書大量使用了有歷史深度的可靠資料來討論社會經濟與文化的變遷型態和動力,很清楚地為社會人類學這一類的研究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像移民社會的「土著化」這樣有廣泛意義的社會人類學問題,如果僅從現代社會的調查入手是無法談,也看不到的問題。因此,在研究早期台灣的社會結構方面,本書實提供了絕佳的研究成果。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陳其南博士,一九四七年生,台灣屏東人,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性,旋轉入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得碩士學位後,又赴美國耶魯大學深造,並獲得人類學博士學位,曾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主任,現任國立藝術學院教授、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傳統家庭制度,清代及日據時代台灣社會經濟史,及人類一般文化思考模式等。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