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愛情的正常性混亂

愛,是世俗的宗教現代男女身不由己地追求正確的生活方式,嘗試同居,離婚或契約婚姻,努力調和家庭和事業、愛情與婚姻、新的父職與母職、友情與交友。當代的愛情可以說是在階級鬥爭之後的「身分鬥爭」。本書述說以下情境:當愛情承載了更多的希望,它似乎更快地散入輕煙中,不再有任何社會情義可言。夫妻想要將外面的世界放在一邊,而從相愛中創造他們自己的世界,也就把兩人世界必有的不合轉變為私人困難。為何你要深入探究自身最遙遠(因為也是最親近)、最神聖,也是最危險的內陸?在世界各地,成千上萬人彷彿陷入集體癲狂般,依個人意願決心放棄往昔婚姻帶來的喜悅,用以換取一份新的夢想。家庭就是戰爭與和平。以往,不孕是宿命;現在,不孕,在某個意義上乃是深思熟慮的抉擇。愛是兩人革命,克服敵對與橫亙在他們路上的道德法則時,他們真正證明了他們的愛。宗教告訴我們有死後的生命,愛卻說,生命在死之前。愛就是與自我相逢,是再創由你我組成的世界,是瑣碎而不帶道德禁令的浪漫主義,正變成一種大眾現象:愛,世俗的宗教。本書從社會學角度來審視愛情,將個別的生命史經驗放在較廣泛的社會秩序中來理解,或許更可以領悟到:混亂與正常都屬於秩序的一部份,正常或穩定代表著理想的狀態,混亂或不穩定則是現代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就是這兩種矛盾的統一。學著忍受它吧!
來源: iRead
伊利莎白.貝克-葛恩胥菡(Elisabeth Beck-Gernsheim)德國艾爾浪恩 (Erlangen) 大學社會學教授。烏利西•貝克(Ulrich Beck)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教授,並擔任專刊《社會世界》(Soziale Welt)編輯。 譯者簡介蘇峰山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魏書娥德國Bielefeld大學社會學學院社會科學博士,曾任《中國論壇》編輯。陳雅馨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研究生。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