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附身 :榮格的比較心靈解剖學 = Possession : Jung's comparative anatomy of the psyche, 2nd ed

「我們仍受自主心靈內容的挾制,彷彿它們就是奧林帕斯山上的眾神。它們今天的名字叫恐懼症、強迫性意念等等……諸神已變成了疾病;宙斯統治的不再是奧林帕斯山而是太陽神經叢。」──榮格 加拿大榮格心理分析師史蒂芬森透過「附身」這個概念,生動表達出榮格的中心思想。作者從十七世紀法國盧登鎮的附身事件開始,追溯附身現象如何從原先含意豐富個人或社會問題演示,隨著啟蒙思潮及西方實證科學的演進轉變成過度簡化的精神醫學病理描述,並因此失去闡述心靈內容、轉化人心痛苦的功能。 書中不僅從人類學觀點一探不同文化的附身儀式,更以電影及戲劇為例,呈現榮格的附身概念如何在心理治療實務中拓出空間、使痛苦現身、最終達到整合。全書在宗教史、人類學、哲學及精神醫學的對照間展開精采論述,不僅對分析心理學提出新見解,更向精神醫學遞出挑戰書。 作者簡介 奎格‧史蒂芬森 Craig E. Stephenson 1955年出生,加拿大籍榮格派心理分析師與治療師。畢業於瑞士的蘇黎世榮格學院、楚米孔(Zumikon)心理劇學院,以及英國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中心。自2001年開始執業,並於2006年開始從事心理劇的治療方法。 另著有《被遺忘的愛神:神話、藝術、心理分析中的安特洛斯》(心靈工坊出版),以及《心理學與視覺藝術:榮格針對涅爾瓦《奧雷莉亞》的講義筆記》(On Psychological and Visionary Art: Notes from C. G. Jung's Lecture on Gérard de Nerval's "Aurélia", 2015)等作品。 譯者簡介 吳菲菲 國立臺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美國印地安納大學布盧明屯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班課程修畢,主修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及後現代文學理論。曾任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文學組專任教師,現居加拿大。譯有《與狼同奔的女人》、《開放對話‧期待對話:尊重他者當下的他異性》、《纏足幽靈:從榮格心理分析看女性的自性追尋》、《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等書。
來源: Google Book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