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為什麼要做愛?

人為何做愛做的事?只是因為快樂或為了生孩子嗎?或者就像三十年來許多科學所說的(而且被媒體大力宣傳的),只是為了傳遞基因?這些解釋都不夠完備。性顯然比DNA的生存競爭更為複雜。作者讓生命的經濟面回歸應有的重要性,還原達爾文天擇論的原始意義,重新評估基因在演化中的地位,引導我們探循自私基因論的來龍去脈,為生命的本質提供一個更客觀的論述。自私基因派試圖將人類塑造成原始生物驅力的傀儡,作者決定正面衝撞,指出這套模式的建立係以低階生物為基礎。作者分析日常求生、性、生殖構成「人類的三角糾結」,彼此之間存在微妙的互動──再加上文化的力量(習俗、法律)經常凌駕自私基因的驅力,使得人類的情形顯得更為複雜。作者充分展現權威性與戰鬥力,引導讀者重新省思目前科學界對於人類研究的一些假設。書中機鋒處處,氣勢宏偉,卻又清楚易懂,兼具可讀性與啟發性。
來源: iRead
尼爾斯.艾垂奇(Niles Eldredge)美國自然史博物館館長,著有多本關於演化史的書籍。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