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根著我城[電子資源] :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 = Rooted in my city

了解香港文學,必須從這本開始! 香港文學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對於「非本土」的否定之上,也不是簡單地由無到有的過程,實際上存在更多的矛盾、游離。本土與非本土共同構成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複雜性,結合流動與根著的辯證,作為本書《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回顧、論述戰後至2000年代香港文學的核心。 陳智德的《根著我城》以文學史架構為綱的系統論述,主要論及的作家包括望雲(張吻冰)、趙滋蕃、張一帆、阮朗、曹聚仁、徐訏、力匡、舒巷城、楊際光、馬朗、蔡炎培、劉以鬯、西西、梁秉鈞(也斯)、鄧阿藍、洛楓、董啟章、潘國靈、謝曉虹;也旁及符公望、黃雨、沙鷗、葉靈鳳、陳君葆、何達、唐君毅、林以亮、夏侯無忌(齊桓)、司馬長風、吳煦斌、松木(蔡振興)、戴天、馬覺、崑南、盧因、陳冠中、葉輝、游靜、馬國明、李碧華、辛其氏、郭麗容、鍾玲玲等。 書中論及的作品始自戰後初期黃雨、符公望的左翼詩歌、1950年代趙滋蕃、阮朗、徐訏等人的小說,下迄2007年董啟章《時間繁史‧啞瓷之光》和陳冠中《事後:本土文化誌》等;亦從報刊研究角度分析《華僑日報‧學生週刊》、《七○年代雙週刊》、《越界》、《香港文學(雙月刊)》、《今天‧香港文化專輯》等刊物的時代意義和文學史位置,探討議題含括左翼詩歌、反共小說、寫實主義文學、現代主義文學以及有關方言詩歌、自我改造、新民主主義文藝等概念,是陳智德無間斷地從事香港文學研究二十年成果的階段性總匯。 陳智德在《根著我城》一書討論香港文學的不同之處是本土意識的不同面向。1930年代至2000年代多種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作品,香港文學的本土意識,在不同年代具有不同的方向,而本土意識並不等於對地方人事的肯定,也可以包括對地方的否定和批評。因應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特殊狀況,認識香港文學以至台灣文學的個別性發展,才能認識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全局,因此本土並不狹窄,反而是通往普遍之途,正如抗戰時期的民族形式論爭所提出,地方認同並不與民族認同相矛盾。
來源: Google Book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