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Alice in the cities =愛麗絲漫遊城市

1946年10月,一代哲學宗師波伯(Karl Popper)受另一位哲學宗師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邀請到了劍橋發表演講。結果兩人當場吵了起來,維根斯坦抄起火爐裡撥柴火的火鉗,朝著波伯揮去。哲學家演講不是新聞,但是哲學家打人,就是天大的新聞了。這件事也成為當代哲學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軼事。但是,這兩位哲學大師為何而吵?吵了些什麼?這次爭執代表了什麼意義?BBC記者以報導的筆法重現了這次事件,同時更以這件事呈現兩位哲學家的生平、理論路數,以及兩人背後的哲學傳統。這兩個人都是極具攻擊性、自我中心、自以為是的人,根本就是兩桶汽油。再加上兩人之間的階級差異:維根斯坦出身維也納的上流社會,而波伯則是小市民階級。最重要的是,兩人的哲學路數南轅北轍:維根斯坦相信哲學不過是漪漣串的語言遊戲,而波伯認為哲學討論的是實在的問題,反映的是這個世界的實相。作者以精練淺顯的文筆,出入各個層次,把這個哲學史上的趣事和背後的脈絡說得活靈活現。
來源: iRead
大衛‧愛德蒙茲(David Edmonds)BBC 記者。擁有牛津雙學位。曾休假一年到芝加哥大學擔任研究員,從一九九○年在BBC國際台服務至今。專門製作紀錄片,擅長的題材有冷戰、邏輯悖論與鬍子。嗜好包括運動、電影與大眾犯罪小說。刻正利用公餘唸哲學博士學位。 約翰‧艾丁諾(John Eidinow)BBC 記者。曾獲獎。《維根斯坦的撥火棒》是他的第一本書。 兩人另外合著有《鮑比‧費雪上戰場:蘇聯輸掉世紀棋賽之始末》(Bobby Fischer Goes To War: How The Soviets Lost the Most Extraordinary Chess Match of all Time)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