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性別與權力

本書希望呈現給讀者的,是台灣歷史上的性別政治,「女性篇」不擬為既有歷史填空,而是試圖透過女性主體,從「性別與權力」的關係來思考台灣史。當我們重新從台灣史脈絡來為台灣女性史定位時,台灣島史的概念架構提供了一個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思考途徑。從各篇論文中,我們看到了台灣歷史舞台上,性別與各種場域權力之間呈現的樣貌與變化。權力為了合理化既有的制度結構,在家庭、社會,國家各種場域建構並維持性別不平等,而這種性別不平等狀態,往往與階層、族群、世代等重要因素重層交錯。本書各篇論文的時間軸,有縱論台灣近現代史,有以日治時期為主,也有涵蓋戰後史者;作者們關照了台灣在各個時代,作為帝國周緣所受到的內外部權力影響,並呈現了性別主體如何面對權力,以及追尋主體性的發展歷程。
來源: iRead
洪郁如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現任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教授,專長領域為近現代台灣社會史及性別研究。著有《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合著有《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法的構造》,《モダンガールと植民地的近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帝国・資本・ジェンダー》;論文散見於台灣及日本各學術期刊中;譯作包括《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合譯)。游鑑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曾任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兼副所長。研究領域包括近代中國與台灣婦女史、口述史學。出版7本專書,50多篇論文;並主編《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中國婦女史論集》、《無聲之聲 I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 -1950)》,與國外婦女史學者合編4本婦女史專書。陳昭如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 Law School, Ann Arbor)法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女學學誌》主編。曾任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與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會長。專長領域為法律史、女性主義法學與法社會學之跨學科研究,曾獲科技部研究傑出獎等學術研究獎,著有多篇國內外學術期刊與專書論文,編有《性平等論爭:麥金儂訪臺演講集》(麥金儂著)一書。張曉旻日本神戶大學國際文化研究科博士。現任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展示設計部主任。曾任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等職。合著有《看不見的殖民邊緣:日治台灣邊緣史讀本》。張淑卿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長庚大學醫學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教授兼主任,林口長庚醫院病理科合聘副研究員。曾任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訪問學員。專長領域為台灣醫療衛生史、護理史、以及科技、醫療與社會。研究論文、書評、翻譯等數十篇,散見於中英學術期刊中。李玉珍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東亞文學與文化研究所博士。曾經任教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專長領域為宗教與性別研究、佛教文學、台灣佛教。著有《佛教文學裡的聖凡男女》、《戰後台灣佛教與女性:李玉珍自選集》、《唐代的比丘尼》,以及相關論文數十篇。主編《宗教與婦女:跨領域的視野》、《台灣佛教通史》。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