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自律神經失調[電子資源]

作者自序 八年前,我的好友陳總經理代理某個國家進口自律神經檢測的儀器,他主動向我提到「心跳率變異度」的概念,當時的我也是一知半解。七年半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楊維邦博士研發出國產的自律神經檢測,並且可藉由網路傳輸,與偏遠地區的醫療機構連線,他的產品還獲得七項專利認證,他也向我作過專題報告,並且提供十數篇醫學文獻,引起我極大的興趣,於是開始鑽研「心跳率變異度」的理論基礎。 六年前信東生物科技公司代理某國產的自律神經檢測儀,並販售乙台儀器給中祥醫院,於是我就利用每週週一、週三下午,以及周五早上心臟科特別門診的機會,提供患者該台儀器的檢測,累積了大約五百多個案例。在當時地區醫院而言,該算是這個領域的先驅。 五年前,寰碩公司與長春藤預防醫學門診中心合作,全力推展自律神經的篩檢,短短一年之中也累積了大約五百多個案例。終於,四年前我下定決心,開始撰寫一本有關自律神經的專書,率先大膽地將「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分為七大類,並且根據不同的類型,給予各種不同的治療方案。並且在嘉義陳仁德醫院引進寰碩自律神經檢測儀,作為雙心疾病(冠心症或心理疾病)患者診斷之最佳利器。 自律神經檢測能夠依據「心跳率變異度」的原理,在「時域」及「頻域」方面,收集數量化關鍵性指標的資訊,包括R-R間距的標準差、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之活性,以及兩者之間平衡指數,均可作為醫界人士在臨床方面正確診斷的參考。總之,自律神經檢測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健康管理的利器,也是醫療科技重大突破的具體成果。尤其是自律神經的調控與慢性發炎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而慢性發炎又與癌症息息相關。 在此衷心感謝我的妻子與我的家人,全力支持我,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同時也感謝我的同事,全力幫助我收集資料,讓此書得以順利誕生。最重要的是感謝上蒼,在這段漫長摸索的過程當中,賜給我靈感、智慧與力量。心臟醫學是我人生的第一春,抗衰老醫學是我人生的第二春,自律神經醫學是我人生的第三春,而此書的誕生正給我漫長的醫學生涯注入嶄新的活水。 本書內容包含: ▶自律神經系統的基本構造 ▶自律神經系統的生理調控 ▶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功能異常簡介 ▶自律神經失調的相關症狀 ▶自律神經檢測儀介紹 ▶自律神經失調生理學分類 本書初版於2017年8月30日發行,2019年12月31日第二版,2020年10月12日再次更新,2022年12月7日三度更新,2023年10月16日四度更新。
來源: Google Book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