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也許崎嶇,但正直是唯一中道曾志朗以人生三部曲,談正直在生活中的重要呈現第一部「這些人,這些書,這些事」展現鐵漢柔清,細數大小人物,對世間的影響,在他心裡的烙印。第二部「科學家,請堅守你的正直風範」點出造就偉大的科學家,靠的不是智慧,而是品格,並指出科學社群的弊端,以一向的正義與熱情,提出解決方法,捍衛科學的普世價值,科學社群的尊嚴。第三部「這世界,讓我們一起往前邁進」,展現科學家在實驗室之外,以科學眼看世間事,提出一針見血且苦口婆心的建議。本書展現一個一樣也不一樣的曾志朗,一樣的是仍然充滿正義與熱情,不一樣的是看見他對世間的柔情,對弱勢的支持,以及對普世價值的重新定義。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熱愛運動、看電影、讀小說。西元四年級生,但保有赤子之心。一頭白髮,但身手敏捷。現職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講座教授。 學經歷和身份眾多,但最喜歡的角色是科學家。在美期間,開創了漢語文神經語言學的研究領域,也是研究記憶、閱讀歷程和注意力形成與分配的知名認知科學家。1990年回台,致力推展台灣認知神經科學的基礎研究,先後在中正大學成立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和籌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並整合各種與腦科學研究相關的儀器與跨校合作平台。 2000和2008年兩度出任公職,為教育、科學和文化效力,將其視為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歷經台灣兩次政黨輪替,也兩次見證了輪替後的政府運作。曾任教育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政務委員兼文建會主委。部長任內,提出閱讀、生命教育、資訊教育、創造力教育等四項政策,其中閱讀和創造力被稱為十年來影響深遠的教育政策;對高等教育和科學發展熱情莫名,尤重高教競爭力和科學文化的提升。 1992年開始寫科普小品,在《聯合報》繽紛版的「科學向前看」,以充滿新奇的想像力引介科學知識,獨創「科學生活化」的寫作風格。十年後於《科學人》雜誌的「科學人觀點」,以突破框架的跳躍思考,寫識寫智,寫景寫意,寫人寫情,再樹「科學故事化」的書寫情調,曾獲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2010年於「教育廣播電台」製播「人人都是科學人」,再獲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共同主持人獎。 從基礎研究、學術行政、公職服務到科普推廣,他說,這些年來推動的每一件工作,想要傳達的是:台灣不但要有大學,更要有大學文化;不但要有科學家,更要有科學文化。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