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觀看的視界 =The sense of sight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郭力昕◎專文推薦 透過感性與知性的詩意文筆,譜成了廣闊的美學想像空間——姚瑞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 約翰•伯格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犀利而優雅的評論家:在他詩意與抒情的筆下,我們閱讀到思想的靈光,認識到生活與文化創作背後的權力與意識形態。他是評論的典範,也是散文的典範。——張鐵志(文化與政治評論人) 伯格的書總提醒著:有知性的感性,才會是深邃的。——詹偉雄(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數位時代》總編輯) 如果你開始對約翰.柏格散文式的碎語投入神經質般的著迷,我想那是因為我們也感知到每一道「感官」的背後,關於生命牢騷與微小痛癢的巨大存在。——聶永真(設計師) 如果有人可以將藝術與世界的關係做出深度描寫,如果有人可以在文學、藝術、文化行動與社會運動之間,展露優美的平衡與廣闊溫暖的視野,那也只有John Berger可以做得到。——黃孫權(《破報》總編輯 李明璁(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cue.電影生活誌》編輯顧問——聯合推薦 ※繼《觀看的方式》,約翰•伯格另一具代表性文論集 ※觀看的感知和想像,始終是理解這世界的首要方式。 本書是約翰•伯格的代表性文集,涵括的時間範圍、書寫類型和陳述主題,是最為廣泛的一本。鎖定這本文集的關懷主題,就能對他作品的發展脈絡有所理解。讓我們清楚看出,是哪些力量在背後驅動他的大多數作品。 愛與激情、死亡、權力、勞動、對時間的體驗,以及當前歷史的本質:這些貫穿本書的主題,不僅是伯格作品關切的重點,也是當代最迫切的緊要事務。旅行和遷徙,夢,愛與激情,死亡,做為一種行動和創作的藝術,以及語言工作和體力勞動之間的關係。與藝術作品、藝術功用,以及藝術生產工作有關的主題,為伯格的文集提供了一個自然焦點。 從文藝復興到廣島原爆,從博斯普魯斯到曼哈頓,從法國小村的木雕工匠到哥雅、杜勒和梵谷,從愛與失落的私人體驗到我們這個時代的政治大變動,這本書鼓勵我們,以如同作者般的專注而熱切、感性而反叛、悲傷而堅持,去觀看我們置身的視界。 出版社 麥田 (城邦)
來源: Google Book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1926.11.5-)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等,1926年出生於倫敦。1944至1946年結束服役後,進入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及切爾西(Chelsea)藝術學院就學。1948至1955年開始教授繪畫,並展開終其一生的繪畫生涯。他的作品曾在倫敦的懐登斯坦畫廊、瑞德弗尼畫廊,以及萊斯特等畫廊展出。1952年伯格開始替以政治、社會問題、書刊、電影、戲劇等為主題的《新政治家》雜誌撰稿,並很快的以一位深具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的藝術評論家身分竄起。從那時起他陸續出版了多本藝術評論書籍,包括了有口皆碑的藝術研究作品《觀看的方式》。這本書是以BBC的同名電視影片裡的某些概念為出發點。伯格的第一部小說發表於1958年,他創造了一種別出心裁的小說體,包括1972年贏得英國布克獎以及布萊克紀念獎的作品G,並與瑞士導演阿蘭‧鄧內合作,撰寫電影劇本《2000年約拿即將25歲》,以及多部電影劇本。他還撰寫了多部舞台劇本。在過去的這二十多年,伯格長期居住在靠近法國邊境阿爾卑斯山的小村鎮裡,深受山中居民的傳統習俗以及艱困的生活形態所吸引,他也以他們為主題撰寫了多部相關作品。伯格雖已年近八十,依然十分活躍,作品大多具有濃厚的批判色彩,且表現形式不斷的推陳出新,對社會政治等議題也有其獨特的看法及熱情。他被公認為是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相關重要著作還有《永恆的紅色》、《畢卡索的成功與失敗》、《影像的閱讀》、《藝術與革命》、《另類的出口》、《另一種影像敘事》、《我們在此相遇》、《留住一切親愛的》等。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