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的演變,在教育、語言、文學、美術、音樂、民俗等的創作與研究,從日治時期就已開始。然而,終戰以後,因為二二八事變,加上國民政府帶領將近二百萬軍民撤退來到台灣;戰後台灣文化界的空檔逐漸地由國民黨所全面掌握。加上戒戰體制,台灣人民抵抗的聲音,也幾乎被淹沒。 戰後台灣文藝界經過四十年代的動亂苦悶,五○年代的反共體制,到了六○年代,也就是終戰將近二十年光景,戰前台灣詩人、作家,跨越語言的一代以及戰後成長的第一代都有開始再出發的悲壯意圖。 一九六四年,吳濁流、鍾肇政、廖清秀等創刊了《台灣文藝》;同年,吳瀛濤、陳千武、詹冰、林亨泰、錦連、趙天儀、白萩等創刊了《笠》。因此,台灣本土作家,包括詩人、小說家、評論家以及一些文藝工作者,復活的復活,出發的出發,這是台灣本土文學家再團結出發的轉捩點。 至於一九八二年創刊的《文學界》、《文學台灣》(一九九一年),在鄭炯民、曾貴海、陳坤崙、彭瑞金等的經營下,台灣文學本土論者,在三十多年來的努力奮鬥,建立了台灣文學的重鎮,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來源: Findbook
來源: Findbook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