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的院長帶來一筆對主人而言金額巨大的生意,但院長希望得到「鵝媽媽」作為贈禮。只是孩子們捨不得,主人也不忍拆散鵝夫婦,因此沒能如院長所願。未料,院長開始藉故拖延付帳,最後主角終於明白關鍵所在,不得不抓著母鵝送到院長家,這才順利地完成這次交易。這就是「鵝媽媽」的「出嫁」。鵝媽媽的出嫁,即是日治時代臺灣人的畫像。被犧牲的鵝媽媽與人一樣是有情感有生命的,然而牠不會說話,牠是弱者,無力去對抗不公。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楊逵(1905~1985),本名楊貴,臺灣臺南人。筆名取自「水滸傳」裏好打不平的「黑旋風」 李逵。據說,這是賴和的建議。幼年因目睹(口焦)吧哖事件,民族意識萌芽極早。後來負笈日本,深受社會主義影響。回臺灣後,展開他一生光輝悲壯的政治、社會、文藝鬥士生涯。曾創辦《臺灣新文學》,作品以小說著名,從代表作〈送報伕〉到晚年作品,其精神始終如一立於弱者、被壓迫者的一邊,堅毅不畏的向苦難及罪惡挑戰,展現了一種超越民族國籍、反抗資本主義的階級意識,以及對社會運動的終極希望和遠景,為臺灣文學樹立了不屈不撓的勇者典範。1949年,因起草〈和平宣言〉,被監禁綠島(火燒島)十二年,後來蟄居臺中花園。他笑稱自己領了臺灣最高的稿費,一張十二年的長期飯票。他認為「文學需要為人民說話,而不是去細細地描寫生活的黑暗面;文學要為人民提供光明與希望。」這樣的文學理念,使得他的小說對臺灣未來遠景懷有烏托邦的理想憧憬,同時隱藏著弱小民族堅強的戰鬥意志。作品有《鵝媽媽出嫁》、《壓不扁的玫瑰》等,現有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的《楊逵全集》,資料最全。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