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普普教父 :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 = Andy Warhol

「普普教父: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來台展出之中文畫冊 集結一百二十三張安迪‧沃荷歷年代表作,義大利攝影家拍攝之數十張沃荷相片 帶領二十一世紀回溯搖擺的六○年代,穿透普普經典,認識沃荷傳奇 普普教父安迪‧沃荷在50年代以商業設計在紐約發跡,60年代初便以康寶濃湯、可口可樂等商品圖像,瑪麗蓮‧夢露、伊莉莎白‧泰勒、米克‧傑格等明星名流的絹印版畫,和名噪一時、藝文齊聚的「工廠」,揭開普普藝術披靡時代的序幕。本書為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的中文畫冊,集結了一百二十三件來台展出的沃荷作品和專文介紹,以及義大利攝影家迪諾‧佩德里亞力(Dino Pedriali)隨行沃荷遊歐期間所拍攝的黑白相片系列,可做為讀者一解沃荷傳奇的入口。 挑釁但不批判:絹印肖像和商品畫 「普普教父──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是自2006年起周遊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城市後,在亞洲的首場展出,由中時媒體集團時藝多媒體、中正紀念堂、藝術家雜誌聯合主辦。在縱貫沃荷整個藝術生涯的一百二十三件展品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十張瑪麗蓮‧夢露的肖像畫,這組單張身價動輒千萬美元的肖像畫,是1962年夢露逝世後,沃荷取她在《飛瀑怒潮》(Niagara)的電影宣傳照,以當時流行的絹印法製作而成。「選好一張相片,把它放大,在絹布上轉製成膠水,然後用墨水滾過,墨水只會浸透絹布、不會穿過膠水。如此一來,你就能一再得到同一張圖像,但每次都有點不同。一切都很簡單、迅速又冒險,讓我著迷。」 沃荷用這個後來成為其商標的絹印手法,陸續繪製了伊麗莎白‧泰勒、米克‧傑格、貓王、毛澤東、美國總統卡特等各界名人的肖像畫,其繽紛但不帶感情、如生產線魚貫吐出的色彩,成為他60和70年代作品的最大特色。此次除展出上述代表作外,還展出沃荷1987年去世前以同樣手法製作的最後作品〈列寧〉。 儘管沃荷的肖像畫多為運用同一圖像重複製成,但其微妙的色彩應用所引起的感受變化,顯示出了沃荷的高度美學要求。「他的藝術是一種蓄意的挑釁行為,而當然,正如他大多數的作為一樣,是為了贏得人們注意而經過精心算計的。」安迪‧沃荷的傳記作者大衛‧布東(David Bourdon)所言,道出了沃荷藝術以挑釁做為勾引手段的作品魅力,而其挑釁的對象,無疑是和他同樣身處消費社會的大眾。在名人圖像之外,康寶濃湯、可口可樂、Halston等商品和品牌,也都曾得力於沃荷之手而聲名大噪,同時成為每逢普普藝術必提的代表作品。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