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捕捉城市野兔 =Courir le lievre de ville

長期專注「城市研究」以及「捷運工程」領域、現任新竹市副市長的楊子葆最近發表關於城市觀察的新著作《捕捉城市野兔》一書。比起上一本著作《可移動的文化饗宴》主要以捷運設施角度來觀察城市,在新書《捕捉城市野兔》中,楊子葆則是用更多面向的角度來與讀者一起分享他對城市的觀察與看法,希望讀者在欣賞城市時,不只是單單欣賞它顯而易見的觀光景點,而是能夠以比較深入的角度、從城市公共設施的小細節來閱讀城市、感受城市及體會每座城市獨特的美。例如,在「驚豔於閃爍細小的奇遇」這一篇章中,楊子葆便從城市中最不易被人注意、卻是都市生活裡隨處會接觸到的垃圾桶、書報攤、公共廁所、電話亭、商店招牌等來觀察每一座城市的風格與特色。此外,因為楊子葆曾經留學法國,所以本書可以說是以巴黎為基地的城市觀察,他在序中表示:「這本書所要呈現的,正是青年時期的我與巴黎的關係,以及站在巴黎基礎上與其他城市的關係。」至於為什麼會取這麼一個聽起來有點奇特的書名---《捕捉城市野兔》呢?楊子葆提到:「法文諺語『知道野兔藏在哪?』(Savoir oj gTt le liPvre?),表示對事情的奧妙關鍵之處了然於胸。這個奧妙也許微小細碎、無法按圖索驥,也容易讓人不經意地擦身而過,就像眼角瞥見野兔身影,定晴看去又不見蹤跡,不過領會這奧妙後,往往頗有感動。」城市也是如此,當你置身其中,如果能夠領會每個城市的奧妙,便能不時被城市挑起種種心靈觸動。閱讀本書,我們尤其可以從文字的敘述或圖片裡,感受到作者楊子葆眼中的巴黎,以及巴黎所給他的影響及心靈上的觸動。就如他所說的:「我來了,又走了,我改變了,都是因為巴黎。」,「我從這個偉大的城市以及它的市民那兒學到很多,甚至我也因此改變了。」或許在閱讀的同時,我們也能像是跟隨著留學時期的楊子葆一同走過這些城市、跟著他一同穿梭在歐洲的大街小巷裡,用心體會每一座城市的奧妙之處,進而了解城市、喜歡城市,甚至在城市中改變自己、成長自己。尤其,在921全台大地震災難之後,我們所要重建的不只是城市的「硬體空間」,更重要的,藉由這次災難,我們可以靜下心來省思一座城市空間的建設,不論是大體的建築或小處的公共設施,都是影響每一個居民甚鉅的,所以更應以謹慎、體貼居民的心態來用心規劃,而非僅僅著眼於大處的建築物的美麗而已。楊子葆認為,台灣的都市建設並非不用心,但往往用心的地方在於大處卻不注重小地方,所以細節的部份其實挺粗糙、品質不夠精良;或只用心在表層而不重視底質,並且尚未脫離一種貧窮社會「捨不得花錢」的心態,常為了省錢而致使建築品質滑落。楊子葆說,曾有一位法國的建築師朋友來台灣,看到建築物表面的大理石板破了,覺得很訝異,他認為如果能夠使用再厚一點的大理石板,雖然會多花一點錢,但優良的建材品質卻可以保證它長期被使用、免除需常常東修西補的窘境。所以,在我們閱讀本書裡所觀察到的歐美國家的城市建設方式後,除了能夠更深入體會真正的城市之美外,也能從國外的建設實例中,得到某些災後家園重建的靈感。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