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變/遷/留/轉 :視域之徑 = Stir/still : approaching the field of vision

本書共收錄十一篇論文,涵蓋東方與西方、近現代與當代視覺文化的多元議題,分為以下三大項:一、「蒐集.記憶.迴響」,討論圖像的收藏和累積如何成為創作源頭和記憶觸媒,或是廓清文本、影像、聲音的各種互文性對話。二、「歷史.展演.宣傳」,回溯中日兩國在世界博覽會的自我展現,政治環境與戲劇形式的嵌合,以及當代電影對近代文學的詮釋。三、「經驗.穿透.寓言」,觸及藝術所漾開的文化反思和社會諷諭,以及解讀蔡明亮的影像美學。所有文章皆以不同方式勾勒出跨界的文化視域,時而遷移、留佇沉澱,又時而回返、轉向的延變軌跡。又因每個論及的客體,自身皆已蘊含著從外而內、內而外,十分曲折複雜的延展歷程,彷彿遊走於精心設計但又引喚著破牆欲望的迷宮之內。因此,在兩兩之間,總可以不斷地瞥見又一交集的可能,重疊的痕跡,錯失的遺憾,或者家族相似的驚喜,如同穿越鏡子,發現了似曾相識又殊異的另一世界。 產品特色 1. 由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集合視覺文化研究領域人才共同編纂而成。2. 對視覺文化、藝術、電影有興趣的讀者,可透過本書窺見最新的研究取徑。3. 可以做為視覺文化研究、藝術、電影研究參考教材。
來源: iRead
曾少千(TSENG Shao-Chien)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史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與當代藝術,近年關注自然史與視覺文化的關聯、攝影與風景再現、以及大眾文化、圖像和文本的交互運用等課題。著有多篇論文於國內外的學術期刊,如The Art Bulletin、《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現代美術學報》、《文化研究》、《歐美研究》等,並曾為中央大學藝文中心主編展覽圖錄和撰寫專文。許綺玲(HSU Chi-Lin)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學碩士、博士。近年研究重點集中在三方面:法國作家培瑞克(Georges Perec)的文學與電影作品分析、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書寫研究、攝影文學;相關之論文散見發表於國內期刊《中外文學》、《藝術學研究》、《英美文學研究》、《歐美研究》、《中大人文學報》等。著有攝影與文學隨筆《糖衣與木乃伊》。另有譯著:巴特的《神話學》(合譯)、攝影論述《明室》、班雅明的兩篇攝影散文《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以及培瑞克的自傳小說《W或童年回憶》。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