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日本民藝紀行 :探索雋永的手作器物之美 = 手仕事の日本

如果你聽過日本產品設計巨擘柳宗理的大名 就更不容錯過他的傳奇父親——柳宗悅 之於日本美學建立的重大貢獻 從本州、九州到沖繩, 這位當代日本民藝之父踏遍各地 蒐羅、介紹各式體現鄉土特色的手工藝品 透過親身的體驗帶您重新認識 豐富日本人物質與心靈生活的「民藝」之美 手與機器的差異在於,手總是與心相連,而機器則是無心的。 通過手來創造物品,正是賦予物品美之性質的因素。 手工藝反映了日本固有的姿態,闡明了地方的鄉土特色, 堪稱體現與發揚日本傳統的最佳媒介。 ◢ 從民間工藝看見從未留意的「實用之美」 說到職人精神,人們多半都會先想到日本。這個國家依然延續著師徒制度傳承各種傳統技藝,許多老店以及鄉土工藝歷久不衰,說是「匠之國度」也絕不為過。然而比起有知名藝術家落款的精品,真正支撐並形塑日本的,其實是那些因應在地環境、歷史與固有傳統被製作出來,具有實用性的日常用品。過去不曾有人去關注每日放在手邊使用的鍋碗瓢盆、布衣織物等生活道具所蘊含的美感與個性,柳宗悅卻從這般質樸與毫無刻意的創作中發現了另一種美,提出一套嶄新的審美理論。他認為這些散發獨特光彩的日常工藝品來自民間,因此取名「民藝」,進而帶動近代日本興起一股保存及振興手工藝的普遍性思想。 ◢ 透過二十年間探訪手工藝的行腳紀錄,理解民藝的初衷與魅力 本書詳盡記載了一九四○年前後日本手工藝的現況,是柳宗悅花費近二十年的歲月踏遍日本全境,根據親眼見聞寫成,因此讀來彷彿身臨其境,隨之踏上一次日本民藝考察之旅。字裡行間充分傳達出他對民藝的熱情,但值得一提的是,柳宗悅並沒有因為是手工藝就一味褒揚讚頌,而是從理性的角度針對各種道具物品做出直率的評價;例如,他嚴厲批判神奈川縣的鎌倉彫,對於其他工藝品,也肆無忌憚地提出像是「品質不如從前」、「作品不如以前有力」、「讓人不悅」等意見。無論單價高低或者產自城市或農村,只要有展現手工藝的優點,柳宗悅都將其慎重地列舉出來,希望藉由個人主觀的取捨,歸納出一套手工藝的基準,增進大眾對於民藝理論的理解,進一步提倡對固有文化的保護與復興。 書中雖是以介紹手工藝的現況和未來應有的發展方向為主要課題,但經歷戰爭和戰後的混亂、近年的經濟高度成長所帶來的社會變化,賦予了這本書新的意義。日本的手工藝隨著歷史逐漸走弱、消失,讓本書成為記錄昭和中期日本手工藝的重要資料,同時對於現代民間工藝的復興與保存亦有深刻的啟發。 本書曾於2013年以《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書名、2016年以《民藝之國日本》書名出版
來源: Google Book
柳宗悅(Yanagi Muneyoshi,1889-1961)為日本民藝運動創始者,是著名的美學者、宗教哲學者及思想家。一九一三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曾與志賀直哉等人一同參與文藝雜誌《白樺》的發行,積極介紹宗教神學研究以及近代西洋美術。在因緣際會之下深受日本與朝鮮工藝品吸引,因而展開收集與鑽研,以其敏銳的觀察力與獨到的審美觀發展出一套民藝美學理論。於一九三一年創刊《工藝》雜誌,提倡民間生活道具結合實用與工藝的「用之美」,帶動了日本民藝運動的蓬勃發展,被譽為「日本民藝之父」。於一九三六年開設日本民藝館並擔任首任館長,一九五七年獲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功勞者」的榮譽稱號。相關著作有《茶與美》、《民藝四十年》、《工藝之道》、《柳宗悅全集》等。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