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框架內外 :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 = Inter-framws : word-image-music and the semiotic boundaries
- 其他作者: 劉紀蕙 ,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
- 出版: 臺北縣 : 立緖 民88.
- 版本: 初版.
- 稽核項: 圖版[8], 23, 475 面 :圖 ;21 公分.
- 叢書名: 立緖學術叢書 ;5.
- 標題: 文學與藝術 , 文學與藝術 論文, 講詞等 , 論文, 講詞等
- ISBN: 9578453817 , 9789578453814
- 附註: 含索引.
- 系統號: 005027238
- 資料類型: 圖書
- 讀者標籤: 需登入
- 引用網址: 複製連結
《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為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策畫之「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系列的第二輯。此書的設計以跨越藝術形式的研究為起點,思考人文研究的多元符號系統,並進而尋求文化研究詮釋空間的開展。 「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系列之規劃,主要在凸顯台灣跨文化與跨學科比較文學研究的活力,以及本地學術界對台灣人文藝術文化之關懷。 同時為了拓展其研究格局,此叢書也要反映當今世界各地學者思索亞洲與其他地區之各項文化文本的互動關係,包含了古典以至當今之文學、音樂、藝術、電影、表演以及各種大眾文化形式。 本書以藝術文類的不同框架轉換為編輯原則,收錄四個部分的論文:第一部分「圖畫與文字的並置閱讀」,第二部分「詩文再現繪畫的詮釋空間」,第三部分「音樂與文字的符號對話」,第四部分「電影影像的異質書寫。」。各篇文章從不同藝術文類切入,探討「框架內外」所揭露的符號疆界的重新劃定,以及藝術史/歷史詮釋權的爭奪,提供讀者深入精闢而創意迭起的跨藝術研究成果,為台灣的藝術學研究展開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劉紀蕙一九五六年生於台北市萬華區糖廠廢棄的鐵道旁,成長於日本式的老屋子與巷弄間。祖籍據說是上海市,其實不詳。一九八四年獲得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一九九四年創立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致力於推動整合性人文研究。曾任輔仁大學英文系主任、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現為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台灣文學、現代主義文學與藝術、精神分析與文化研究、電影研究與跨藝術研究。著有《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三民,一九九四),主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立緒,一九九九),《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麥田,二○○○),《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麥田,二○○○)等論文集(麥田,二○○○)。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