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跨越海洋的交換

  • 其他作者: 朱德蘭
  • 出版: 臺北市 : 中研院 2013.
  • 稽核項: 252 面 ;23 公分.
  • 叢書名: 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第四屆
  • 標題: 文集 , 國際貿易史
  • ISBN: 9860381909 , 9789860381900
  • 附註: 封底英文題名 : The transoceanic exchange. 含參考書目及索引.
  • 系統號: 005255231
  • 資料類型: 圖書
  • 讀者標籤: 需登入
  • 引用網址: 複製連結
本書由朱德蘭研究員主編,由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發表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中心的論文所構成。16世紀以降隨著西方勢力東來,東亞海域商民之間的互動出現前所未有的劇變。本書第一部交流與媒介,探索福建海商在英國商館的協助下,如何進行日本朱印船貿易,使九州伊倉港成為閩商貿易網絡中的一個據點。17、18世紀唐船除了前往東南亞貿易外,也頻繁的參加長崎貿易。基於實務上的需要,日本設立「唐通事」官職,書中 對通事在中日貿易和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媒介角色有詳細討論。第二部人員移動,探討在東亞海域自由移動的華人,對移居港市之發展有何作用? 殖民者針對大規模的華人社群採取甚麼樣的治理政策?第三部商品交換,分別剖析西谷米的廣泛用途、台灣在來米和日本海產品的消費市場,以及這些產品跨越海洋成為重要貿易品的意義。作者暨論文名稱依序如下: 交流與媒介中島樂章 17世紀初九州中部海港與閩南海商網絡:肥後地域之明人墓與唐人町劉序楓 清代的中日貿易與唐通事 人員移動鄭永常 港市與華人:晚明東亞貿易商埠形成之華人因素 聶德寧 19世紀中葉巴達維亞的華人新移民:以吧城華人公館(吧國公堂)檔案資料為中心的分析 商品交換Paul Van Dyke(范 岱克) Packing for Success: Sago i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ese Trade辛德蘭 臺灣與日本之間米與海產品的交換:長崎華商泰益號的跨越海洋網絡(1901–1910)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