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克維爾獵犬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亞瑟‧柯南‧道爾爵士出生於英國蘇格蘭愛丁堡的柯南‧道爾爵士以他在愛丁堡醫科大學就讀時的教授約瑟夫‧貝爾(Jo-seph Bell)為藍本勾勒出他的神探 夏洛克‧福爾摩斯。貝爾長於猜測病患的來歷,以及利用簡單的演繹學方式推算出來者的病況。道爾亦深受青少年時期所閱讀的美國作家愛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所寫的推理小說影響。愛倫.坡是第一位塑造偵探形象的作家,名偵探杜邦騎士便出現在他於1841年所寫的《莫爾格街兇殺案》中。在搭乘捕鯨船遊歷後,道爾開始行醫,在等候病患上門的閒暇時光中,他開始著手構思夏洛克.福爾摩斯系列,他第一本偵探小說《血字的研究》終於在1887年完成。在此書中,華生醫生描述了因為要分租位於倫敦貝克街二二一號B座的公寓,所以首度遇見了偵探福爾摩斯的情景。很快地,道爾的小說 不僅僅是因為其緊湊的辦案情節,也因為其懸疑的氣氛 開始在有插圖的倫敦《岸濱月刊》(The Strand Magazine)上連載。道爾熱愛運動及攝影,身為父親的他亦醉心於靈學,以致於晚年居住在陰森森的畢格紐(Big-nell)的道爾,致力於研究玄靈之說。這位在花園悠閒喝著下午茶的老先生,內心可能並不如他表面所顯現出來的那般寧靜祥和……《巴斯克維爾獵犬》從1901年8月到1902年4月在《岸濱月刊》連載,造成莫大轟動。特別標明是「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再一次冒險」以饗睽違福爾摩斯九年之久的熱情書迷。先前道爾厭倦了此偵探系列,曾於《最後一案》(福爾摩斯回憶錄,1893年),安排他的大偵探喪命於激流之中。雖然《巴斯克維爾獵犬》較晚出書,但事件卻發生的比1893年來的早。在千萬讀者的壓力之下,道爾不得不屈服,終於在1903年《空屋》(福爾摩斯歸來記)中,讓神探死而復活。原來福爾摩斯當時只是在好友華生家中昏厥過去,而後者卻誤認為他已過世。《巴斯克維爾獵犬》對福爾摩斯系列的再度問世起著指標性的作用。本書曾多次搬上大銀幕:1922年就有默片版本、1939年則有由貝西樂‧羅斯邦(Besil Rothbone)所出演福爾摩斯一角的黑白片、1959年漢默(Hammer)出品的彩色影片等。後者的海報中,還特別強調這是「福爾摩斯最可怕的冒險經歷」。我們可以自問這究竟是一本傳統的偵探小說?還是充滿怪力亂神的神話故事?慣用的辦案準則在此均派不上用場,因為本案本來就是基於一個看似荒誕不稽的家族傳說之上。而且這是樁大偵探首度留在倫敦,沒有親自出馬,而由勇敢的華生隻身進行調查的奇案。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