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如何欣賞唐卡

昏暗狹小的工作室內,彌漫著烈濃的酥油味,一群年僅八到十五歲的小學徒,在師父的指導下,一次又一次的塗塗抹抹,那景象就如同我們美術課上的素描課程,不同的是,他們前面沒有石膏像,而是一疊疊前輩們的手稿,及心中默禱的各式神佛。真是令人難以想像,一幅幅生動的唐卡,竟是在這樣簡陋的環境下完成的。師父告訴我,這些小學徒每天重要的功課,就是背誦經典,勤練素描,經過三至五年的基礎後,才能開始學著色,從基本上的繃布上膠、打底、構圖、著色、勾邊、鋪金壓線,一個畫師的成就非得十年以上的功力,至於能不能「出師」,那還得看各人的資質,及用心的程度的而定。看著一張張肅穆專注的小臉龐,沒有一點頑皮不恭的態度,那已經不是一種繪畫技藝的傳承,而是以虔誠的信仰將生命力完全貫注其中。師溯這股生命力的源頭,我彷彿看到了浩翰的藏地高原上,嚴峻的山壁上,積雪的河流與湖泊邊,都是這些畫師們創作的舞台。千百年來,他們在岩壁上,留下了巨大的石刻彩繪,而在眾多的寺院裡,還遺留著古老而精美的壁畫,為數眾多而又雕塑精美的銅佛與泥塑,真是叫人嘆為觀止。但與漢地不同的是,這一切的活動,都與宗教信仰有關,在他們來說,都視為修行的一部份,一位傳統的畫師,除了本身的興趣與條件外,他必須有虔誠的宗教信仰及受過正統而嚴格宗教訓練,專業技法外,還需要背誦經書,熟記各種經典中的教義,儀軌、及圖像、度量,最終期能同時具備「專業畫師」與「宗教修行者」的雙重身份,因此很「畫僧」的由來正是由此。筆者多年來,行走於兩岸之間,眼見人們面對經濟追求成長與傳統文化流失之間,取捨的矛盾與迷惘;而生活在那世界屋脊高原上的藏民族,倚著虔誠的宗教信仰,平和而知足的面對艱苦的生活環境,「真正的藝術家,是在人之中最具宗教感。」著名義大利雕塑家羅丹,晚年時正有如此之證語。本書的編寫乃緣於此,希望藉由藏傳佛教藝術中的唐卡,來了解這些獨具宗教本懷的藏族藝術家們,所要傳遞出的訊息!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