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科學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及所有的事情,但事實並非如此。像大家熟知的環境保護、防颱防震、核四爭議、膽固醇與愛滋、賀爾蒙療法等等,都曾投入許多金錢及科技人才參與研發,但仍然不能解決台灣社會最急切、而且跟科技有關的這些問題。作為現代社會公民的我們應該思考:這些研發費用都是納稅人的錢,但是誰享受了那些利益?又是誰享受了那些成果?本書用STS、性別與科學哲學三個角度,來分析科學與科技,期盼大家都能具備判斷能力,進而瞭解「科學是什麼」。使得科技與社會二者,能夠互相協調與制衡,才能真正為社會大眾創造有願景的未來。【本書特色】 本書的開本設計為精巧的口袋書,非常適合搭乘捷運時閱讀。作為一本「另類」的科普書,閱讀過程可充分享受偵探小?的樂趣,因為隨著作者一步一步揭開醫療、科學及科技的黑盒子,意想不到潘朵拉驚奇紛紛躍然紙上。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現職: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清華大學歷史所教授、國際期刊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EASTS)主編。經歷:清華大學歷史所教授(科技史組與STS組)、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著作:《知識與權力的空間》(桂冠,1990)、《異時空裡的知識追逐: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論文集》(東大,1992)、《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群學,2005)等。研究興趣: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台灣當代文化史、性別與醫療∕科學、性∕別、台灣近代醫學史。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