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誠品網路書店

劇場及其複象 :阿鐸戲劇文集

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怕、最該詛咒的事,就是一味沈溺於形式,而不能像那些被活活燒死的殉道者,在焱焱柴堆中發出求救的信號。──阿鐸
  本書蒐集了阿鐸1931至1937年間發表有關劇場的論述、宣言及書信。它不是系統性的理論著述,也不是一本劇場教戰手冊,而是一個生命宣言,一個投向西方傳統文化的挑戰書。
阿鐸反對以模仿與再現為目的的寫實劇場,主張找回原始儀式和神話的生命力;他破除語言的獨霸,提倡一種直接敲打感官的舞台語言;他追求巫術、超感世界,撼動了西方理性和人本傳統。
阿鐸在此書中所揭櫫的劇場觀,啟發了無數當代最傑出的劇場工作者,是當代劇場重要文獻。
作者簡介
阿鐸(Antonin Artaud,1896-1948),當代劇場先知,是詩人、畫家、全方位的劇場人。曾演過電影、舞台劇,編寫劇本,創辦劇團,但都不成功。終生被精神病症糾纏,他痛苦、挫敗的一生,創作不輟,作品全集共31冊,包括詩、書信和火力十足的劇場論文。他對劇場本質的深刻思考,影響了五十年來的劇場走向; 他痙攣的文體、聳動的類比、對純度的嚴峻要求和對神秘主義的嚮往,使他成為法國文學史上廣受推崇,卻不被了解的一則傳奇。
譯者簡介
劉俐,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巴黎第三大學影劇學院研究。現任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譯有電影美學、趙無極自畫像、攝影大師對話錄等。
來源: 誠品網路書店
作者介紹| 作者 || 譯者 |ARTAUD, ANTONIN ( 作者 )

 

劉俐 ( 譯者 )

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法國傳奇作家。她的多部作品曾被改編成電影,包括《抵擋太平洋的堤壩》(Un Barrage contre le Pacifique,1950;電影由René Clément執導,1958)、《如歌的中板》(Moderato Cantabile,1958;電影由Peter Brook執導, 1960)、《夏夜十時半》(Dix heures et demi du soir en été, 1960;電影由Jules Dassin執導, 1967)等。她也寫電影劇本,如廣為人知的《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1959/60)即為她與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合作的電影。


她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和六○年代的社運,所涉獵的領域十分廣泛。她關注的重點多是無助的兒童、行乞的女人、殘酷的戰爭、不可能的愛情……都是沒有國界的。她是生於越南的貧窮法國人,即使回到法國,都自覺是個「異鄉人」,這種無從歸屬之感反而讓她敏銳地瞭解到人生的憂慮與哀愁;同時她也在書寫、影像上打破各種拘束、挑戰一切界線,因此其小說被稱為「極限文學」。


■譯者簡介


劉俐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巴黎第三大學影劇學院研究。現任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譯有《劇場及其複象》、《電影美學》、《趙無極自畫像》、《攝影大師對話錄》等。

 


來源: 誠品網路書店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