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藝術, 以XX之名 =Art in the name of XX

藝評家高千惠最新集結! 這是藝術家的事件分析術,也是最引人入勝的產業側寫,更是跨越時空、地理、文化的藝術寓言書。《藝術,以 XX之名》集結藝術圈二十個案發現場的分析評論,作者以「XX」之名,道出藝術界善用的姿態與藉口。 作者從無限擴張的「X X」中,提供二十個非純粹美學的視角,並認為今日的藝術問題不再只歸因於藝術,而是視藝術為一種媒介,承載政治、經濟、科技或大眾文化等跨領域的人文面相。甚至像是擁有權力,戴上藝術的高帽,所有的事都顯得合情合理、義正嚴詞。 本書從龐貝城下的蜷曲骨骸、安迪沃荷的戀物癖,談到1878年一場價值一千英鎊的藝術官司;從日本的御宅文化談生活美學,甚至從酒神祭祀談文化經費的正名性。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全面性檢討藝術界的權力本質與論述結構,抽絲剝繭事件背後的脈絡與成因,對於藝術產業總有美好想像的讀者,提供另一套更深刻的現實詮釋。 「這本書記載了藝術與其他領域互相照見和折衝的例證,也提示了策略和目的之間,互相背離和異化的問題。這是寫給關心藝術流向的讀者,一部豐富的備忘錄。」 --------曾少千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兼藝文中心主任 「其實,我把這本書當成一本帶有末世啟示錄性格的小說,小說中作者談的是,在這個時空訊息均無限擴張的世界中渺小人物的自處之道。」 -------- 黃海鳴 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暨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研究所系主任兼所長
來源: Google Book
專研現代藝術史∕當代藝術文化現象∕前衛理論與當代思潮。出版著作:《當代文化藝術澀相》(1996)《芝加哥公共藝術現代化運動》(1997)《百年世界美術圖象》(1999)《當代藝術思路之旅》(2001)《千里絲一線牽:漢唐織錦的跨域風華》(2003)《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2004)《日常的誘惑》(2005)《非藝評的書寫》(2005)《叛逆的捉影:當代藝術家新迷思》(2006)《移動的地平線:文藝烏托邦簡史》(2009)展覽策劃:活性因子 (2001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威尼斯)迷思之區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南土風象 (國立歷史博物館∕紐約、台北)方與圓 (國立台灣美術館∕紐約、台中)偷天換日 (台北當代美術館∕台北)女人香 (故宮博物院、國立台灣美術館、奇美美術館三館合作)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