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本性難移?

  • 作者: 萊特
  • 其他作者: 梁若瑜
  • 出版: 臺北市 : 遠流 民91[2002].
  • 版本: 初版
  • 稽核項: 391 面 ;21 公分.
  • 叢書名: 生命科學館 ;14
  • 標題: 基因 , 遺傳學
  • ISBN: 9573247038 , 9789573247036
  • 附註: 譯自: Born that way : genes, behavior, personality.
  • 系統號: 005044442
  • 資料類型: 圖書
  • 讀者標籤: 需登入
  • 引用網址: 複製連結
短短的數百年,遺傳機制已廣被研究,科學家了解基因是人類身體和大腦的建造計畫,其似乎能夠以無限制的方式來思考和行為表現,然而它被假設為來自文化及父母的永久影醒世行宿我們人格及行為的重要因素。如今,最近五十年的研究已經顯示我們的DNA在決定我們是否快樂或沮喪、被動或有進取心、開朗或悲觀、開放或保守、篤信宗教或重視實利等方面大有幫助。本書作者帶領讀者踏上迷人而無所不包的旅程,進入基因研究與分子生物的新世界,以引導我們完成最後半世紀的工作:有關基因行為的驚人發現如何顛覆目前存在的理論,以及推翻心理學界五十年來立基的假定。從明尼蘇達大學所集中的社會上十八個雙生子研究中,作者鉅細靡遺的檢驗被分離的七十組同卵雙生子及五十組異卵雙生子,其描述的不只是測量及比較個人建立的基因影響力,而是證實分子生物學對於基因與人格間強調的關聯性。作者詳述過去五十年來關於基因與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其中對於雙生子的研究提出詳盡的說明,尤其對於近代有關憂鬱症、同性戀的誤解提出正確的澄清。有關雙生子或被收養的研究,作者所描述的不只是測量及比較個人建立的基因影響力,而是證實分子生物學對於基因與人格間強調的關聯性。他討論兩種人的遺傳背景對今日的行為基因學家而言是最有趣的,像是意氣消沉與同性戀、自然或養育的爭辯已經擴及整個歷史,以及生物對環境立場的變動。他將這種有關心理疾病的改變及心智與身體的概念形容為明確的本質,同時也深入探討佛洛依德著重解釋人類嬰兒祈雨而同期的行為的理論何以被廣泛接受。
來源: iRead
作者介紹| 作者 || 譯者 |WRIGHT, WRIGHT ( 作者 )

 

梁若瑜 ( 譯者 )

 


來源: 誠品網路書店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