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後現代瘦身主義

《後現代瘦身主義》為《吸煙賽神仙》作者理查‧克蘭又一解析流行文化的現象之作,顛覆我們對於肥胖的問題的看法。減肥已成為工業化國家的流行運動,我們的身邊永遠都有人在節食或減重,美國人每年花費在減肥這件事上頭的金錢,高達三百三十億美元。為什麼要減肥呢?隨便哪個人都能洋洋灑灑舉出一堆肥胖對健康的不利影響。但想對抗肥胖的人,可得注意了,大多數減肥的人都會胖回來。根據調查,在美國,每一百人中只有四人在節食結束後能維持住減低後的體重;百分之七十六的節食者在減肥三年後比開始節食的時候胖,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會在五年後加倍胖回來。大量證據顯示,自動自發地試圖抑制食慾,反而會讓身體變肥、引起暴飲暴食,也是導致許多飲食失調例子的原因。減肥的努力常流於徒勞無功,那該怎麼辦?就讓自己一直胖下去嗎?作者不禁懷疑,說不定發胖乃人之天性。事實上,欣賞珠圓玉潤的外型,在人類歷史中維持的時間長得多了。十八世紀歐洲貴族以豐滿體態為理想,十九世紀末歐、美兩地偏愛的渾圓豐腴之美,就與今日大相逕庭。而在西薩摩亞,百分之七十六的女人還是超胖,因為男人就是愛她們的胖。當然,克蘭不只是分析人們對於身材的審美觀而已,他從歷史、語言、文化、性、政治等等諸多層面,剖析古往今來「肥」與我們生活的關係。首先,他分析「肥」字在語言中的意涵。例如,「肥」的古義原是「容器」,也就是「缸」(vat),兩個字在拼字方法與意義上都有相似之處;「肥」也有其正面的意思,例如「肥沃的土壤」。在〈政治的肥〉一章中,探索了肥胖與權力的關係。肥胖的統治者和總統,因為他們的肥而在世上更有威嚴。暴君尼洛、法王路易十四、美國總統塔虎脫、柯林頓,邱吉爾、德國總理柯爾,都肥得是時候。此外,一般人以為胖女人容易性冷感,其實也不然。《後現代瘦身主義》自詡為「後現代的減肥書」,但不是教你如何減重,而是以多元的文化角度,剖析、解構肥胖這件事、這個現象。作者高呼:繼續吃吧,吃得肥肥的。在流行文化強勢席捲,人人難以自外的今日,許多人確實都思忖著如何不隨波逐流。《後現代瘦身主義》為在流行文化中載浮載沈的現代人,提供了解套的一項可能。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