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大分裂之後 :現代主義、大眾文化與後現代主義

「大分裂」意指,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高雅藝術和大眾文化間存在必然且不可逾越的界線。現代主義將大眾文化形塑為他者,並加以排斥,藉此建構自我,但後現代主義則嘗試在高雅藝術的形式與大眾文化的範疇間進行協商。本書反對將後現代主義對立於現代主義的化約式二元論區分,而指出,高雅藝術和大眾文化間的分裂,比起後現代主義和現代主義之間的歷史分裂,更為關鍵。本書所集結的各個章節,是作者寫於一九七○年代後期到一九八○年代初期的作品,當時,在美國和西歐,現代主義的終結以及後現代的興起,占據了眾多學科知識分子的想像。本書固然有力地錨定於當時的歷史時刻,它所提出的美學問題和文化政治問題,直至今日仍舊意義深刻,這些問題包括時間進程中現代主義本身的命運,高雅藝術和大眾文化的關係,後殖民與全球化語境裡文化研究的政治,文化傳播與創造中技術和媒體的作用。在《大分裂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與後現代主義》一書裡,安德里亞斯.胡伊森嘗試駁斥有關現代和後現代的簡單化的、線性的編年書寫,他反對把二者看作進步的時間軸線上相互分離的兩個階段。此書討論的與其說是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間的分裂,不如說是高雅藝術與大眾文化之間的一種分裂。本書從後現代的視角出發,嘗試挑戰高雅藝術與大眾文化、政治、日常生活之間必然存在分裂這一觀點。作者雖在最後一篇文章中才詳細闡發了有關後現代的立場,但這一立場間接形成於書中的各個章節,按年代順序依次考察了一九二○年代歐洲的歷史前衛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文學、美國波普藝術、一九七○年代的國際前衛派展覽、以及一九八○年代初期美國的後現代主義論爭。
來源: iRead
安德里亞斯.胡伊森(Andreas Huyssen)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文與比較文學Villard講座教授,《新德語批評》雜誌(New German Critique,1974-)創辦者及主編之一。1998至2003年為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與社會中心首屆主任。1986至1992年、2005年起任哥倫比亞大學德文系主任。2005年榮獲哥倫比亞大學Mark van Doren教學獎。著有《狂飆突進時期的戲劇》(Drama des Sturm und Drang, 1980)、《記憶的黃昏:在健忘症文化中標識時間》(Twilight Memories: Marking Time in a Culture of Amnesia, 1995)、《現在的過去:城市羊皮紙與記憶的政治》(Present Pasts: Urban Palimpsests and the Politics of Memory, 2003),近期編有《其他的城市,其他的世界:全球化世界的城市想像》(Other Cities, Other Worlds: Urban Imaginaries in a Globalizing World, 2008)等書。目前正在研究現代主義細密畫(miniatures),論及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里爾克(Rainer Rilke)、本恩(Benn)、卡夫卡(Franz Kafka)、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穆齊爾(Robert Musil)和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並與摯友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在哥倫比亞大學主持「詞語和圖像」的研討班。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