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書緣與人緣

  • 作者: 唐德剛
  • 出版: 臺北市 : 遠流 2003[民92].
  • 版本: 初版.
  • 稽核項: 361 面 ;21 公分.
  • 叢書名: 唐德剛作品集.
  • ISBN: 9573250551 , 9789573250555
  • 系統號: 005065869
  • 資料類型: 圖書
  • 讀者標籤: 需登入
  • 引用網址: 複製連結
口述歷史是作者用功最勤、最為人稱道的一項工作,在完成胡適、李宗仁、顧維鈞等人的口述自傳時,作者和他們的關係也從「書緣」進到「人緣」,他曾自述「使我獲益最多,和了解『胡適』最深入的部分,還是胡公認為是‘off the record’(紀錄以外)的那一部分了」,其中種種有情味的事情,亦可從本書中略窺一二。 另外,作者也是寫序的行家,《胡適雜憶》一書原就是為《胡適口述自傳》寫的序,胡適的傳沒有給人們留下什麼深刻印象,可是那個序讀之令人銘記於心,久久難以忘懷。而應學生傅虹林之請,為出版的博士論文《張學良的政治生涯》寫一篇序時,又是出手不凡,寫了一篇〈論三位一體的張學良將軍〉。此文要點:沒有老子張作霖,兒子張學良就發展不起來;沒有兒子張學良,老子張作霖只不過是一個土軍閥;沒有兒子張學良引進留學生軍事人才,老子張作霖的奉軍只是土軍閥的軍隊,不能現代化。父子相得益彰。結論是:沒有西安事變,張學良只能是個不同於老子的新軍閥,成不了歷史人物。這一驚世駭俗的立論,使張學良讀了甚為欣喜,自云:「過去人家都以為我是拾老子的餘蔭,殊不知老子還依靠我呢?」本書為作者有關傳記、書評諸類文章的彙編。作者以其夾議夾述的獨特文風,充滿比興,成語俚語甚或古奧的典故,隨手拈來,涉筆成趣,警句、格言、反諷、隱喻、俏皮話,層出不窮,使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海外有人譽之為「唐派文章」。
來源: iRead
唐德剛一九二○年生,安徽省合肥縣人。國立中央大學(重慶)歷史系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碩士、博士。曾先後任職於安徽省立安徽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立大學,長期從事歷史研究與教學工作,並對口述歷史的發展貢獻良多。著有《李宗仁回憶錄》(中英文版)《顧維鈞回憶錄》(英文原著,紐約時報系發行,大陸有中譯本)、《胡適口述自傳》(中英文版)、《胡適雜憶》(中文版,英文版現正整理中)、《中美外交史1844-60》(英文版,華盛頓大學出版)、《中美外交百年史1784-1911》(中英文版)、《晚清七十年》和《袁氏當國》(遠流)等書,另以中英文分別出版包括歷史、政論、文藝小說多種及詩歌、雜文數百篇。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