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中國近代史

本書雖題曰中國近代史,然有別於坊間相關書籍在論述之時間斷限(通常定義在1840~1949年)。為提供讀者完整的知識基礎,使之清楚瞭解近代中國劇變之始末,作者改以明末中外歷史情事展演為起點,同時著眼當前情勢,乃是1949年後兩岸不斷磨合下的產物,跳脫「中國」的框架與迷思,將敘事長度延申至定稿的前一刻。是一部層次分明的中國近四百年史。著者將學術專著的精審與大專用書的詳備,合而為一,廣泛引用中外史料與史著。體裁上打破傳統,內容上力求充實新穎。若干關鍵性的重大歷史事件及一般未及記述之敏感問題,本書均依據正確可靠的史料,予以客觀公正之分析。全書章節區分及標題文字,均具創意,自成一格。五四運動的文學戰將 毛澤東欽點的第一文膽風起雲湧的政治運動讓他失去了兩名愛子和周恩來的多年友誼和見風轉舵的靈敏政治嗅覺保他在文革中全身而退士與仕之間的矛盾拉扯 作為大時代轉型下的中國知識份子典型他究竟是與時俱近的文化巨人,還是圓滑世故的文學恃從?本書以郭沫若1936-1978年間的史實為線索,採用文化研究、歷史考據、文本解讀和史傳手法相結合的敍事方式,重建郭沫若在士與仕雙重自我建構過程,考究在政治文化和文人文化夾縫中,一個典型中國文人的複雜生存狀態,展現時代文化如何影響與塑造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選擇,一個人又是如何輾轉掙扎地去迎合時代的主流文化。
來源: iRead
1927年生,籍貫山東省。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美國聖約翰大學碩士,曾任教政治大學三十餘年,同時擔任中國國民黨黨史會主任委員。對於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研究卓然有成,尤其民國史部分鑽研益深,以其深厚文學涵養及史學修為,譜綴一部又一部史詩般的近代中國史論著。
來源: iRead
評分